银行信贷配置真的存在所有制歧视吗?

被引:112
作者
苟琴
黄益平
刘晓光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所有制歧视; 信贷配给; 带删失的Probit模型;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4.01.006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投融资环境的调查数据,考察银行信贷资金配置中的所有制歧视问题及其变化。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同时考察企业是否需要银行贷款和贷款的可得性两方面信息,甄别出受到信贷配给的企业,并根据实施主体的不同,进一步甄别出企业自我信贷配给和银行信贷配给。样本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潜在借款者受到了信贷配给,而最主要的形式是自我信贷配给。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信贷配给差异,信贷资金配给更多的与企业自身禀赋和宏观金融环境有关。这对银行信贷决策中存在所有制歧视的论断提出了质疑。因而要实现信贷资金的优化配置,不能过度强调所有制平衡观,而应该着重改善企业的自身条件,建立有效的金融市场制度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2]   信贷资金配置差异:所有制歧视抑或禀赋差异? [J].
白俊 ;
连立帅 .
管理世界, 2012, (06) :30-42+73
[3]   民营上市公司,真的面临银行贷款歧视吗? [J].
方军雄 .
管理世界, 2010, (11) :123-131
[5]   所有制、制度环境与信贷资金配置 [J].
方军雄 .
经济研究, 2007, (12) :82-92
[6]   制度环境、国有产权与银行差别贷款 [J].
江伟 ;
李斌 .
金融研究, 2006, (11) :116-126
[7]   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孙铮 ;
刘凤委 ;
李增泉 .
经济研究, 2005, (05) :52-63
[8]   金融压抑下的法治、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J].
卢峰 ;
姚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1) :42-55+206
[9]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对广东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张建华 ;
欧阳轶雯 .
经济学(季刊), 2003, (02) :647-666
[10]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 [J].
林毅夫 ;
李永军 .
经济研究, 2001, (01) :10-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