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风险准备金与投资者保护——以平台承诺担保为例

被引:22
作者
龚强 [1 ,2 ]
王璐颖 [3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 、金融学院
[2]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风险准备金; 庞氏骗局; 普惠金融;
D O I
10.13821/j.cnki.ceq.2018.03.13
中图分类号
F832.39 [其他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极大提高了金融包容性,促进了普惠金融的发展。然而,其风险性逐渐与普惠性相背离。通过构建信息不对称下平台投资理论模型,探讨不同项目风险特性下的承诺可置信性,我们发现,在风控不足风险较大的网络平台,风险准备金成为庞氏骗局的手段;在风控较好风险较小的机构如银行,风险准备金是防止挤兑、保障投资者利益的有效手段。本文为规范金融市场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确认机构风险是设立风险准备金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1581 / 159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21]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思考 [J].
李继尊 .
管理世界, 2015, (07) :1-7+16
[22]   借贷市场能准确识别学历的价值吗?——来自P2P平台的经验证据 [J].
廖理 ;
吉霖 ;
张伟强 .
金融研究, 2015, (03) :146-159
[23]   金融排斥、金融包容与中国普惠金融制度的构建 [J].
何德旭 ;
苗文龙 .
财贸经济, 2015, (03) :5-16
[24]  
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J]. 吴晓求.财贸经济. 2015(02)
[25]   借款人描述性信息对投资人决策的影响——基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分析 [J].
李焰 ;
高弋君 ;
李珍妮 ;
才子豪 ;
王冰婷 ;
杨宇轩 .
经济研究, 2014, 49(S1) (S1) :143-155
[26]   金融创新与风险:文献述评 [J].
李鑫 .
金融评论, 2014, 6 (04) :112-122+126
[27]   聪明的投资者:非完全市场化利率与风险识别——来自P2P网络借贷的证据 [J].
廖理 ;
李梦然 ;
王正位 .
经济研究, 2014, 49 (07) :125-137
[29]   存款保险制度还是央行直接救市?——一个动态博弈的视角 [J].
姚东旻 ;
颜建晔 ;
尹烨昇 .
经济研究, 2013, 48 (10) :43-54
[30]   中国P2P小额贷款市场借贷成功率影响因素分析 [J].
李悦雷 ;
郭阳 ;
张维 .
金融研究, 2013, (07) :12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