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地域分异与现代农业区划方案

被引:151
作者
刘彦随 [1 ,2 ]
张紫雯 [1 ,2 ]
王介勇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中国; 现代农业; 综合农业区划; 农业地域类型; 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区划方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统一,农业地域格局取决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等要素的综合影响,而且伴随着这些要素的长期变化而产生时空演化和区域分异,由此奠定了综合农业区划的科学基础。本文探讨了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新战略,剖析了现代农业发展环境的时空转变及其动态特征,建立了农业自然要素与农业地域功能耦合测度指标体系,应用聚类分析和定性评判综合手段提出了新时期中国现代农业区划原则和方法,制定了全国现代农业区划方案。该方案包括15个农业一级区、53个农业二级区,并与1981年农业综合区划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揭示了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中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地域功能、格局动态和发展趋向,为新时期加快各地区现代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创新发展现代农业与乡村地理学,促进地理学综合研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供了重要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1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 [J].
樊杰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186-201
[2]   土地综合研究与土地资源工程 [J].
刘彦随 .
资源科学, 2015, 37 (01) :1-8
[3]   环渤海地区城乡发展转型的过程及成因研究(英文) [J].
刘彦随 ;
胡智超 ;
李玉恒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4, 24 (06) :1147-1160
[4]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 [J].
刘纪远 ;
匡文慧 ;
张增祥 ;
徐新良 ;
秦元伟 ;
宁佳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颜长珍 ;
吴世新 ;
史学正 ;
江南 ;
于东升 ;
潘贤章 ;
迟文峰 .
地理学报, 2014, 69 (01) :3-14
[5]   中国城乡转型背景下农业综合区划研究——以106国道沿线典型样带区为例 [J].
鲁莎莎 ;
刘彦随 ;
关兴良 .
地理科学, 2013, 33 (08) :909-917
[6]   1951-2010年中国主要气候区划界线的移动 [J].
卞娟娟 ;
郝志新 ;
郑景云 ;
葛全胜 ;
尹云鹤 .
地理研究, 2013, 32 (07) :1179-1187
[7]   黄淮海典型地区村域转型发展的特征与机理 [J].
李裕瑞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12, 67 (06) :771-782
[8]   中国水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J].
李九一 ;
李丽娟 .
地理学报, 2012, 67 (03) :410-419
[9]   中国分县地形起伏度及其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J].
封志明 ;
张丹 ;
杨艳昭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11, (01) :146-151+160
[10]   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 [J].
谢高地 ;
甄霖 ;
鲁春霞 ;
肖玉 ;
陈操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5) :91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