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县地形起伏度及其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被引:107
作者
封志明
张丹
杨艳昭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人口分布; 经济发展; 县域; 中国;
D O I
10.15939/j.jujsse.2011.01.017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1407 ;
摘要
地形条件是影响区域人口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中国的县域地形起伏度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且以低值为主,50%以上的县域单元地形起伏度在1以下(绝对起伏不超过1 000m),较好地表达了我国地形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空间特征。2005年全国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地形起伏度小于1的县域,经济发展向低起伏度地区明显集中,地形起伏度在1以下县域的GDP占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5.41%,相对于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向低起伏度地区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51+160 +1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地形起伏度及其与人口分布的相关性 [J].
封志明 ;
唐焰 ;
杨艳昭 ;
张丹 .
地理学报, 2007, (10) :1073-1082
[2]   吉林省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J].
陈建军 ;
张树文 ;
李洪星 ;
于力 .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3) :49-53
[3]   河北坝上地区生态环境评价 [J].
李志祥 ;
田明中 ;
武法东 ;
孙洪艳 ;
不详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5, (02) :91-93
[4]   云南沿边境地带生态环境3S监测、评价与调控研究 [J].
齐清文 ;
何大明 ;
邹秀萍 ;
姜莉莉 ;
李晋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2) :1-12+131
[5]   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评价 [J].
姚建 ;
丁晶 ;
艾南山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4) :380-383
[6]   青海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其质量评价 [J].
朱辉 .
青海环境, 2004, (01) :12-14
[7]   初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J].
徐燕 ;
周华荣 .
干旱区地理, 2003, (02) :166-172
[8]   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J].
南秋菊 ;
华珞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86-95
[9]   基于GIS的龙口市泳汶河流域地貌形态定量分析 [J].
高守英 ;
吴泉源 ;
安国强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3, (02) :87-90
[10]   山城土地定级地形因素评价方法探讨——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J].
刘明皓 ;
邱道持 ;
汪红群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2, (03) :309-31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