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殊途而同归——基于研究文献的理论考察

被引:38
作者
刘祖云
武小龙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农村“空心化”; “空心村”; 农村经济; 新农村建设;
D O I
10.16637/j.cnki.23-1360/d.2012.04.001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302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村"空心化"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受到了学界、政界和大众传媒的广泛关注。文章主要基于研究文献从多元化学术概念、多样化研究方法、多维性理论展开、多维性所涉关系、多维性研究内容这五个维度对农村"空心化"问题进行梳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空心化"的研究展望。研究认为,今后应该在地理学和经济学角度上进一步向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深化,并可将两种视角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农村空心化研究向深度拓展,同时应加强从政治社会学等角度去进一步探究农村"空心化"的形成及其治理逻辑,让分散的理论、智慧汇聚成一种合力,旨在共同求解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治理之道。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我国村镇空间规划技术的适宜性评价方法初探——以山东省空心村问题为例[J]. 涂莎莉,陈忠暖,刘燕婷.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1 (01)
[2]   贫困地区农村“空心化”背景下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J].
刘鸿渊 .
求实, 2011, (03) :28-30
[3]   空心村土壤肥力质量分析及评价 [J].
毕舒童 ;
李兴佐 ;
赵海勇 ;
李坤 ;
邵蕾 .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01) :154-156
[4]  
农村空心村情况调查[J]. 张小猛.中国乡村发现. 2010(04)
[5]   推动乡村建设运动:治理农村空心化的正确选择 [J].
林孟清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0, (05) :83-87
[6]   空心村土地整治潜力调查与评价技术方法——以山东省禹城市为例 [J].
朱晓华 ;
陈秧分 ;
刘彦随 ;
张济 ;
李亚云 ;
丁晶晶 .
地理学报, 2010, 65 (06) :736-744
[7]   中国典型农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 [J].
陈玉福 ;
孙虎 ;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10, 65 (06) :727-735
[8]   我国“空心村”形成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J].
冯晓明 ;
贾琳 .
现代农村科技, 2010, (07) :53-54
[9]   “空心村”治理措施研究 [J].
冯薇 ;
杨丛山 .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14 (03) :144-145+164
[10]   “空心村”现象成因及整治措施科学分析 [J].
李铮 .
商场现代化, 2010, (01) :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