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型农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

被引:246
作者
陈玉福 [1 ]
孙虎 [1 ,2 ]
刘彦随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空心村; 新农村建设; 村庄整治; 农村空间重构; 农户意愿; 禹城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空心村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期出现的一种乡村地域系统退化性演变的结果,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空心村现状调查、潜力评价和整治模式研究,对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地处黄淮海平原的山东省禹城市为例,基于48个典型村庄、401份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整治意愿的农户问卷调查,重点开展了空心村整治模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村庄普遍存在村庄规模小、布局散,宅基地闲置多,村庄建设规划缺乏,公共服务设施短缺等问题;农民对空心村整治的意愿强烈,87.0%的农户对推进空心村整治与中心村建设表示愿意和非常愿意;围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和推动农村空间重构、资源整合、集约用地的指导思想,将国家战略同农民意愿有机结合,提出了城镇化引领型、中心村整合型和村内集约型等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27 / 73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J].
刘彦随 ;
刘玉 .
地理研究, 2010, 29 (01) :35-42
[2]   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J].
龙花楼 ;
李裕瑞 ;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203-1213
[3]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J].
刘彦随 ;
刘玉 ;
翟荣新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193-1202
[4]   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功能定位与生产要素整合模式探讨 [J].
张富刚 ;
刘彦随 ;
张潆文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 (01) :1-5
[5]   中国新农村建设创新理念与模式研究进展 [J].
刘彦随 .
地理研究, 2008, (02) :479-480
[6]   中国区域农村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 [J].
张富刚 ;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08, (02) :115-122
[7]   枣庄市峄城区“空心村”治理的做法 [J].
褚燕 .
山东国土资源, 2008, (02) :48+50-48
[8]   新农村建设中“空心村”的整治 [J].
刘洪彪 ;
甘辉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7, (05) :586-588
[9]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J].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07, (06) :563-570
[10]   要素重组与整合: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J].
张要杰 .
农村经济, 2006, (10) :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