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隐私与数据:商业实践及其限度——兼评中国cookie隐私权纠纷第一案

被引:18
作者
李谦
机构
[1] 贵州省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键词
个人数据; 隐私; 信息识别; 数据商业; 智识隐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D920.5 [解释、案例];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1 ;
摘要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公司与朱某隐私权纠纷案"是中国互联网cookie技术第一案,本文通过深入剖析案件事实和法律争点,特别是细致解读终审判决书,揭示本案所蕴藏的理论线索,即法院洞察并认可现有个人数据的商业实践,因此造成既有法律理论失败。由此,将本案所折射的个人数据、人格和隐私的理论问题回置当前中国现实的数据商业实践之中,借助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商业观察来重新思考、讨论相关理论与概念,借此指出目前法律理论的不足和缺陷,强调应该正视复杂的现实情况。本文尝试总结当前数据商业实践的功能和意义,批判性地指明其对数据权利构造及法律理论的销蚀作用,会造成法律赋权空洞化,难以应对急剧变化的数据商业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38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信息治理与社会歧视——中国隐私立法的策略与实践 [J].
杨彪 .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6) :26-48+242
[2]   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 [J].
张新宝 .
中国法学, 2015, (03) :38-59
[3]   告别“街头发言者” 美国网络言论自由二十年 [J].
左亦鲁 .
中外法学, 2015, 27 (02) :417-437
[4]   互联网平台竞争与反垄断规制 以3Q反垄断诉讼为视角 [J].
张江莉 .
中外法学, 2015, 27 (01) :264-279
[5]  
生物医学大数据:现状与展望[J]. 王波,吕筠,李立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4 (06)
[6]   被遗忘权初探 [J].
彭支援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0 (01) :36-40
[7]   大数据革命的商业与法律起源 [J].
胡凌 .
文化纵横, 2013, (03) :68-73
[8]   论英国隐私法的最新转向——以Mosley案为分析重点 [J].
郗伟明 .
比较法研究, 2013, (03) :104-119
[9]   “被遗忘的权利”:个人信息保护的新问题及对策 [J].
邵国松 .
南京社会科学, 2013, (02) :104-109+125
[10]  
网络世界里如何被遗忘——欧盟网络环境下个人数据保护最新进展及对网规的启示[J]. 蔡雄山.网络法律评论.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