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喀斯特森林土壤CO2排放量动态研究

被引:13
作者
冉景丞
何师意
曹建华
熊志斌
机构
[1]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3]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贵州荔波
[4] 广西桂林
[5] 贵州荔波
关键词
亚热带喀斯特森林; 茂兰; CO2排放量; 土壤; 碳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该文用吸收阱法研究了亚热带喀斯特森林土壤CO2 排放量在不同季节的昼夜变化规律。得出茂兰喀斯特森林土壤中CO2 排放量与气候变化有关 ,冬春季森林土壤CO2 排放量较小 ,夏秋季土壤CO2 排放量大。春季CO2 的排放量日均为6 5 5 2 77mg .m-2 .h-1,夏季为 2 81 7385mg .m-2 .h-1,秋季为 339 6 792mg .m-2 .h-1,冬季为 2 0 6 5 86 8mg .m-2 .h-1。年均排放量为 1 95 6 8kg .m-2 .yr-1。排放量的昼夜变化明显 ,春季 14点至 18点排放量最大 ,18点至 2 2点最小 ;秋季则为 19点至 2 3点排放量最大 ,凌晨 3点至 7点最小。春夏季白天排放量大于夜间排放量 ,秋冬季则夜间排放量大于白天排放量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土壤碳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碳循环中的意义 [J].
潘根兴 ;
曹建华 ;
周运超 .
第四纪研究, 2000, (04) :325-334
[2]   湿润亚热带峰丛洼地岩溶土壤系统中碳分布及其转移 [J].
潘根兴 ;
孙玉华 ;
滕永忠 ;
陶于祥 ;
韩富顺 ;
曹建华 ;
何师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1) :70-73
[3]   土壤碳作为湿润亚热带表层岩溶作用的动力机制:系统碳库及碳转移特征 [J].
潘根兴 ;
曹建华 ;
何师意 ;
陶于祥 ;
孙玉华 ;
滕永忠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3) :49-52
[4]   岩溶地区山地森林土壤CO2的同位素组成研究 [J].
郑乐平 .
中国岩溶, 1998, (04) :17-22
[5]   岩溶土壤中CO2浓度、水化学观测及其与岩溶作用关系 [J].
何师意 ;
徐胜友 ;
张美良 .
中国岩溶, 1997, (04) :39-44
[6]   土壤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全球尺度下温度的影响 [J].
刘绍辉 ;
方精云 .
生态学报, 1997, (05) :19-26
[7]   尖峰岭热带森林土壤C储量和CO2排放量的初步研究 [J].
吴仲民 ;
曾庆波 ;
李意德 ;
周光益 ;
陈步峰 ;
杜志鹄 ;
林明献 .
植物生态学报, 1997, (05) :25-32
[8]  
茂兰喀斯特森林科学考察集[M].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周政贤主编, 1987
[9]  
Post-drainage changes in vegetation composition and carbon balance in Lakkasuo mire, Central Finland[J] . Kari Minkkinen,Harri Vasander,Sinikka Jauhiainen,Marjut Karsisto,Jukka Laine.Plant and Soil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