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土壤碳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碳循环中的意义
被引:129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桂林,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周运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桂林,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桂林,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来源:
关键词:
土壤碳;
地球表层系统;
碳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国内外对土壤碳研究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土壤碳的移动性及其影响因素,着重针对陆地系统碳汇饱和问题介绍了土壤碳对大气CO2源汇效应的碳转移过程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指出应加强对土壤碳转移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土壤碳固存对大气CO2调控的机制和动态的研究,以便为缓解陆地系统碳汇饱和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25 / 3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稳定性同位素组成
[J].
李恋卿
;
潘根兴
;
张旭辉
;
龚伟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1)
:114-116

李恋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旭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湿润亚热带峰丛洼地岩溶土壤系统中碳分布及其转移
[J].
潘根兴
;
孙玉华
;
滕永忠
;
陶于祥
;
韩富顺
;
曹建华
;
何师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1)
:70-73

潘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南京,桂林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桂林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陶于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南京,桂林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桂林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南京,桂林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桂林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

何师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南京,桂林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桂林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
[3]
江苏省农地土壤有机碳及碳截存动态研究
[J].
李恋卿
;
潘根兴
.
中国农学通报,
1999, (06)
:41-44

李恋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表层带岩溶作用:以土壤为媒介的地球表层生态系统过程——以桂林峰丛洼地岩溶系统为例
[J].
潘根兴
;
曹建华
.
中国岩溶,
1999, (04)
:3-1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南京,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桂林
[5]
中国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库量研究
[J].
潘根兴
.
科技通报,
1999, (05)
:330-332

潘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6]
土壤碳作为湿润亚热带表层岩溶作用的动力机制:系统碳库及碳转移特征
[J].
潘根兴
;
曹建华
;
何师意
;
陶于祥
;
孙玉华
;
滕永忠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3)
:49-5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

何师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

陶于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中国干旱性地区土壤发生性碳酸盐及其在陆地系统碳转移上的意义
[J].
潘根兴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1)
:54-60

潘根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9]
我国地带性土壤中有机质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J].
徐建民,袁可能
.
土壤通报,
1995, (01)
:1-2+17

徐建民,袁可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土化系
[10]
Evaluation of methods for measuring microbial biomass C and N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microbial biomass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particle size classes in West-African soils
[J].
Vanlauwe, B
;
Nwoke, OC
;
Sanginga, N
;
Merckx, R
.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1999, 31 (08)
:1071-1082

Vanlauwe, B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IITA, Ibadan, Nigeria IITA, Ibadan, Nigeria

Nwoke, OC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IITA, Ibadan, Nigeria

Sanginga, 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IITA, Ibadan, Nigeria

Merckx, 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IITA, Ibadan, Nige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