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碳作为湿润亚热带表层岩溶作用的动力机制:系统碳库及碳转移特征

被引:50
作者
潘根兴
曹建华
何师意
陶于祥
孙玉华
滕永忠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
[2] 桂林岩溶地质研究所及岩溶动力学开放实验室!桂林
[3]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
关键词
表层岩溶系统; 碳库; 碳转移; 碳稳定性同位素; 土壤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1r#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以桂林丫吉村岩溶实验场为例, 分析了表层带岩溶系统中碳库组成, 测定了各碳库的碳稳定性同位素丰度, 表明土壤碳是系统中最大的碳库, 生物的 C O2 吸收同化与土壤有机质分解导致的土壤 C O2 释放是系统中主导的碳流通过程, 系统活动态碳组分主要由土壤碳贡献, 从而揭示了土壤碳对表层岩溶作用的动力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SOME FEATURES OF CARBON CYCLES IN KARST SYSTEM AND THE IMPLICATION FOR EPIKARSTIFICATION —An Example of Yaji Karst Experimental Site in Guilin,China[J]. Pan Genxing Tao Yuxiang Shun Yuhua Teng Yongzhong Han Fushun College of Resource & Environment Science,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Nanjing, 210095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 1997(03)
[2]   不同岩溶动力系统的碳稳定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以我国几个典型岩溶地区为例 [J].
刘再华 ;
袁道先 ;
何师意 .
地质学报, 1997, (03) :281-288
[3]   现代岩溶学和全球变化研究 [J].
袁道先 .
地学前缘, 1997, (Z1) :21-29
[4]   洞穴化学沉积物中δ13C、δ18O对环境变迁的示踪意义 [J].
李彬 .
中国岩溶, 1994, (01) :17-24
[5]  
岩溶与人类生存、环境、资源和灾害[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袁道先, 1996
[6]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