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责何以可能:人工智能时代的自由意志与法律责任

被引:29
作者
朱振
机构
[1]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法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责任; 归责; 自由意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0 [各国法律综合汇编];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1407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自由意志是归责的基础,以基因编辑技术为代表的基因工程、医疗性人工装置和人工智能构成了对自由意志的根本挑战,对法律责任的认定影响甚大。这些挑战是根本性的,而不是工具意义上的。它们在法哲学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现实的挑战,即以基因工程和弱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引发了人类在自由意志方面的争议;二是未来的终极挑战,即强人工智能体被认为具有和人一样的自由意志,能够成为法律主体,从而承担完全的法律责任。现实的挑战构成了责任承担的新的"宽恕"条件;而未来的挑战也值得认真对待,因为自由意志不仅关乎责任,也关乎人性尊严。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4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   “法律责任”概念之澄清 [J].
蔡宏伟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0, 26 (06) :85-104
[4]   法哲学视野下的自由意志、自主责任和法律刑罚 [J].
刘清平 .
江苏社会科学, 2019, (06) :122-131+259
[5]   人工智能时代的自由意志 [J].
韩水法 .
社会科学战线, 2019, (11) :1-11+281
[6]   人类增强技术的伦理审视 [J].
徐向东 .
哲学分析, 2019, 10 (05) :4-29+196
[7]   自主责任何以必要? [J].
刘清平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5) :153-160
[9]   基因编辑必然违背人性尊严吗? [J].
朱振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9, 25 (04) :167-184
[10]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 [J].
韩水法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06) :25-4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