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双循环”中开放式创新网络的平衡效应——基于数字赋能与组织柔性的考察

被引:182
作者
杨震宁 [1 ]
侯一凡 [1 ]
李德辉 [2 ]
吴晨 [3 ]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2] 四川大学商学院
[3]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数字化转型; 组织柔性; 创新能力;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21.0178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79.2 [中国];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272.9 [企业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创新环境的变化,企业所依赖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形式都呈现出指数型增长,开放式创新逐渐成为创新的主流范式。企业如何在国内创新网络与全球创新网络的"双循环"中实现平衡,并充分利用数字赋能和组织柔性的作用以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当前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讨论了国内创新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数字赋能和组织柔性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开放式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因国内创新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而存在异质性作用;第二,创新网络嵌入链接的建立必然需要企业付出相应的成本,企业过度嵌入全球创新网络会对创新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第三,国内创新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之间的平衡对企业的经营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构建的综合平衡与相对平衡指标显示适度的平衡能够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第四,数字化和组织结构的革新正在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能够对国内和全球创新网络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第五,实践中创新网络嵌入中的平衡显示出"双循环"战略的重要作用和启发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205+12 +12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115 条
[21]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knowledge base and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under the organizational slack regulating. JIN X,WANG J,CHEN S,et al. Management Decision . 2015
[22]  
Digital Transformation:A Road Map for Billion. Gemini,C. . 2011
[23]   开放度对创新能力作用的新路径: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J].
蒋振宇 ;
王宗军 ;
潘文砚 .
管理评论, 2019, 31 (10) :85-98
[24]   组织柔性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影响研究 [J].
赵忠伟 ;
李睿 ;
朱冰洁 .
科研管理, 2019, 40 (07) :247-256
[25]   外来者劣势:理论拓展与实证分析 [J].
吴冰 ;
阎海峰 ;
杜子琳 .
管理世界, 2018, 34 (06) :110-126+187
[26]   开放式创新网络中的价值独占机制:打开“开放性”和“与狼共舞”悖论 [J].
应瑛 ;
刘洋 ;
魏江 .
管理世界, 2018, 34 (02) :144-160+188
[27]   数字创新:创新研究新视角的探索及启示 [J].
余江 ;
孟庆时 ;
张越 ;
张兮 ;
陈凤 .
科学学研究, 2017, 35 (07) :1103-1111
[28]   企业网络嵌入可以高枕无忧吗——基于中国上市制造业企业的考察 [J].
李德辉 ;
范黎波 ;
杨震宁 .
南开管理评论, 2017, 20 (01) :67-82
[29]   网络资本、知识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一个文献述评 [J].
曹贤忠 ;
曾刚 ;
司月芳 .
经济问题探索, 2016, (06) :175-184
[30]   开放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 [J].
马文甲 ;
高良谋 .
科研管理, 2016, 37 (02) :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