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创新:创新研究新视角的探索及启示

被引:206
作者
余江 [1 ,2 ]
孟庆时 [1 ,2 ]
张越 [1 ,2 ]
张兮 [3 ]
陈凤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
数字创新理论; 数字技术; 数字能力; 技术属性; 社会属性; 自生长性;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7.07.016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对产品和服务过程的深度嵌入,数字技术及其与产业发展的高度融合超越了传统创新理论研究的边界,需要以数字创新理论为支撑对其关键特征与发展机制作深入探讨与分析。本文分析了数字创新理论的内涵、基本类型与关键特征,并从技术和社会两个视角对管理学语义下创新研究的延伸与拓展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数字创新的自生长性创新和模块化创新规律,深度剖析了我国数字创新在政策支持、规模性、异质性、用户关联性等方面的特征。研究发现数字创新过程中数字能力的嵌入,改变了产品和服务提供价值的过程;中国海量的用户基础及其异质性与多层化成为中国企业未来推动数字创新、建立主导优势的重要机遇。
引用
收藏
页码:1103 / 11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基于破坏性创新的后发企业市场进入时机选择 [J].
臧树伟 ;
李平 .
科学学研究, 2016, 34 (01) :122-131
[2]   产品架构的作用:研究综述与发展方向 [J].
顾元勋 ;
纪佩宁 ;
刘子键 ;
肖忠东 .
技术经济, 2015, 34 (03) :38-50
[3]   模块化组织价值创新:内涵与本质 [J].
王瑜 ;
任浩 .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02) :282-288
[4]   内向和外向开放式创新组织模式研究——基于技术路线图视角 [J].
盛济川 ;
吉敏 ;
朱晓东 .
科学学研究, 2013, 31 (08) :1268-1274
[5]   模块化网络组织的风险及其评价研究——来自一汽企业集团网络的经验证据 [J].
孙国强 ;
朱艳玲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8) :139-148
[6]   技术创新范式的演变分析:基于系统发展观的视角 [J].
李守伟 ;
李备友 ;
钱省三 .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29 (02) :10-14
[7]   模块化生产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其后发优势分析 [J].
张纯洪 ;
吴迪 .
科学学研究, 2008, (04) :754-758
[8]   合作技术创新理论的述评 [J].
焦胜利 .
科技管理研究, 2007, (11) :9-12
[9]  
Digital innovation strategy: A framework for diagnosing and improving digital product and service innovation[J] . Daniel Nylén,Jonny Holmstr?m.Business Horizons . 2015 (1)
[10]   Towards an information systems perspective and research agenda on crowdsourcing for innovation [J].
Majchrzak, A. ;
Malhotra, A. .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2013, 22 (04) :25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