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背景、大学文凭与职业阶层地位获得的城乡差异——基于EGP职业阶层分类的新观察

被引:4
作者
尚进云
王振振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家庭背景; 大学文凭; 职业阶层地位; 城乡差异; EGP职业分类;
D O I
10.13397/j.cnki.fef.2020.05.013
中图分类号
C913.2 [职业];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家庭背景、教育在阶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布劳-邓肯理论模型,采用Erikson-Goldthorpe-Portocarero schema(EGP)职业分类方法,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的数据从城乡视角下探讨了家庭背景、大学文凭对职业阶层地位获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的职业阶层地位获得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双轨制":大学文凭虽是城市、农村户籍人口地位生产的重要机制,但又体现为城市户籍人口隐秘的地位再生产机制,因为城市户籍人口可以从其家庭背景优势中受益更多,尤其是家庭政治背景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中国EGP阶层分类的操作化过程——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为例 [J].
侯利明 ;
秦广强 .
社会学评论, 2019, 7 (02) :16-26
[2]   教育代际传递的城乡差异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验证 [J].
朱健 ;
徐雷 ;
王辉 .
教育与经济, 2018, (06) :45-55
[3]   寒门贵子:高等教育中精英主义与平等主义的冲突 [J].
郭书剑 ;
王建华 .
高等教育研究, 2018, 39 (10) :21-30+36
[4]   社会结构研究40年:中国社会学研究者的探索 [J].
刘欣 ;
田丰 .
江苏社会科学, 2018, (04) :33-46
[5]   过程多维性与出路阶层化:中国大学教育过程的公平性研究 [J].
李丁 .
社会, 2018, 38 (03) :79-104
[6]   教育扩张与教育的代际流动性 [J].
罗楚亮 ;
刘晓霞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2) :121-140+207
[7]   家庭、学校与文化的双重再生产:文化资本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J].
吴愈晓 ;
黄超 ;
黄苏雯 .
社会发展研究, 2017, 4 (03) :1-27+242
[8]   中等收入群体的代际流动:户籍与教育的视角 [J].
吕鹏 ;
范晓光 .
青海社会科学, 2017, (04) :133-140
[9]   “个体努力”与“教育公平”——一个基于文化批判的分析 [J].
王瑞德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 37 (04) :25-29
[10]   解决中产教育焦虑危机的钥匙在教育体系之外 [J].
周忆粟 .
领导决策信息, 2017, (05) :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