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背景、大学文凭与职业阶层地位获得的城乡差异——基于EGP职业阶层分类的新观察

被引:4
作者
尚进云
王振振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家庭背景; 大学文凭; 职业阶层地位; 城乡差异; EGP职业分类;
D O I
10.13397/j.cnki.fef.2020.05.013
中图分类号
C913.2 [职业];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家庭背景、教育在阶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布劳-邓肯理论模型,采用Erikson-Goldthorpe-Portocarero schema(EGP)职业分类方法,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的数据从城乡视角下探讨了家庭背景、大学文凭对职业阶层地位获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的职业阶层地位获得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双轨制":大学文凭虽是城市、农村户籍人口地位生产的重要机制,但又体现为城市户籍人口隐秘的地位再生产机制,因为城市户籍人口可以从其家庭背景优势中受益更多,尤其是家庭政治背景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1]  
底层社会与教育.[D].李涛.东北师范大学.2014, 12
[12]  
权力与特权.[M].格尔哈特·伦斯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13]  
跳出农门.[M].李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978-7-5201-0513-2
[14]  
城乡教育公平论.[M].王振存.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15]  
地位差异及其再生产.[M].方长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16]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陆学艺;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7]  
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M].边燕杰主编;.三联书店.2002,
[18]   中国人社会地位的获得——阶级继承和代内流动 [J].
张翼 .
社会学研究, 2004, (04) :76-90
[20]   资源重新积聚背景下的底层社会形成 [J].
孙立平 .
战略与管理, 2002, (01) :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