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数据的大都市区范围划定方法研究——以武汉为例

被引:8
作者
周婕
陈虹桔
谢波
机构
[1]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关键词
多元数据; 城市联系; 大都市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1 [规划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2803 ; 0833 ;
摘要
大都市区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主要载体,但由于其概念内涵及界定标准仍处于研究阶段,造成对大都市区空间边界认知的不清晰。同时,传统大都市区范围划定的方法囿于数据获取的困难,其方法大多粗阔,因此所划定的都市区范围不够明晰精准。随着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口流、交通流、信息流等城市流数据可获取性提高,使得区域之间人口、物资、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联系得以精准、直观展示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受欢迎。在此背景下提出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土地联系分析方法、基于客运班次数据的交通联系分析方法、基于总部—支部数据的产业联系分析方法以及基于交通时间约束法、城市腹地划分法、网络搜索数据的城市联系强度综合评价法,对武汉大都市区范围划定进行了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基于空间句法的扩张强度指数及其在城镇扩展分析中的应用 [J].
王海军 ;
夏畅 ;
张安琪 ;
刘耀林 ;
贺三维 .
地理学报, 2016, 71 (08) :1302-1314
[2]   基于高速公路货流数据的重庆市区县关联网络格局研究 [J].
高鑫 ;
修春亮 ;
魏冶 ;
梁振民 .
人文地理, 2016, 31 (01) :73-80
[3]   多元交通流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层级特征 [J].
陈伟 ;
修春亮 ;
柯文前 ;
俞肇元 ;
魏冶 .
地理研究, 2015, 34 (11) :2073-2083
[4]   基于交通信息流的江苏省流空间网络结构研究 [J].
叶磊 ;
段学军 ;
欧向军 .
地理科学, 2015, 35 (10) :1230-1237
[5]   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和发展研究——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 [J].
张欣炜 ;
宁越敏 .
地理科学, 2015, 35 (06) :665-673
[6]   大都市区范围与空间圈层界定方法与技术路线探讨——以重庆市大都市区空间发展研究为例 [J].
康盈 ;
桑东升 ;
李献忠 .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01) :22-27
[7]   流空间视角的东北地区城市网络研究 [J].
陈晨 ;
修春亮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4, (04) :82-89
[8]   基于通信流的吉林省流空间网络格局 [J].
董超 ;
修春亮 ;
魏冶 .
地理学报, 2014, 69 (04) :510-519
[9]   大都市与大都市区概念辨析 [J].
易承志 .
城市问题, 2014, (03) :90-95
[10]   基于百度指数的长三角核心区城市网络特征研究 [J].
熊丽芳 ;
甄峰 ;
王波 ;
席广亮 .
经济地理, 2013, 33 (07) :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