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市场存在行业歧视吗——以P2P网络借贷为例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胡金焱 [1 ,2 ]
李建文 [1 ]
机构
[1]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2] 青岛大学党委
关键词
信贷市场; P2P网络借贷; 行业偏好; 行业歧视;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9.07.003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P2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之一,也是一种新型的信贷模式。不同于传统信贷模式,P2P网络借贷依托互联网技术撮合借贷双方直接完成信用交易,无须传统金融中介参与。借助人人贷平台的大数据优势,本文研究发现: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存在行业偏好,具体表现为工作行业会对借款的满标率、成功率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偏好其实是一种行业歧视,投资者以出借资金安全性或者损失投资预期收益为代价而选择投资于违约风险高的部分行业的借款人,即使在IT行业、金融/法律行业工作的借款人可以显著地提高投资人的福利,但其资金可得性并没有相应的提高;从解决机制来看,借款人完成工作认证、提高信息质量可以降低行业偏好,但不能消除行业歧视。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5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P2P网络借贷是否实现了普惠金融目标 [J].
胡金焱 ;
李建文 ;
张博 .
世界经济, 2018, 41 (11) :169-192
[2]   网络贷款具有贫民属性吗?谁在嫌贫爱富?——基于“人人贷”的实证证据 [J].
丁杰 ;
李悦雷 ;
曾燕 .
国际金融研究, 2018, (06) :86-96
[3]   “双创”背景的新型金融模式:解构P2P网络借贷 [J].
胡金焱 ;
李建文 .
改革, 2018, (03) :74-89
[4]   间融延伸、行业声誉与融资可得性——基于P2P网络借贷 [J].
庄雷 ;
赵成国 .
软科学, 2017, 31 (07) :20-23
[5]   网络借贷是实现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吗——来自“人人贷”的微观借贷证据 [J].
王博 ;
张晓玫 ;
卢露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2) :98-116
[6]   地域差异如何影响P2P平台借贷的行为——基于“人人贷”的经验证据 [J].
彭红枫 ;
杨柳明 ;
谭小玉 .
当代经济科学, 2016, 38 (05) :21-34+124
[7]   P2P网络借贷中存在地域歧视吗?——来自“人人贷”的经验数据 [J].
蒋彧 ;
周安琪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6, (09) :29-39
[8]   信用评价是否抑制了网贷行为中的地区与学历偏好 [J].
姚博 .
财贸经济, 2016, (07) :147-161
[9]   中国互联网金融中的性别歧视研究 [J].
陈霄 ;
叶德珠 .
金融评论, 2016, 8 (02) :1-15+124
[10]   身份歧视:互联网金融创新效率研究——基于P2P网络借贷 [J].
庄雷 ;
周勤 .
经济管理, 2015, 37 (04) :13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