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歧视:互联网金融创新效率研究——基于P2P网络借贷

被引:49
作者
庄雷
周勤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P2P网络借贷; 身份歧视;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5.04.016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身份歧视在金融市场上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而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的快速发展,将使得金融市场更加有效。本文通过对P2P网络借贷中身份歧视程度的实证研究,来检验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效率。借助"拍拍贷"网站的交易数据,从借款订单的中标概率、投标人气、利率水平三个角度检验资金借贷过程中的身份标签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分析表明,网络借贷中,总体上,信息披露质量较低,存在着显著的身份歧视。对信息质量细分市场深入检验结果显示,随着信息披露质量较高,身份歧视并不显著。从政策层面看,网络借贷解决了陌生人之间的借贷问题,并随着信息披露质量逐步完善,缓解借贷市场中的身份歧视,提高了金融市场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地域歧视研究 [J].
廖理 ;
李梦然 ;
王正位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 31 (05) :54-70
[2]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J].
谢平 ;
邹传伟 .
金融研究, 2012, (12) :11-22
[3]   政治关联和融资约束:信息效应与资源效应 [J].
于蔚 ;
汪淼军 ;
金祥荣 .
经济研究, 2012, 47 (09) :125-139
[4]   政治关联与企业的契约实施环境 [J].
王永进 ;
盛丹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4) :1193-1218
[5]   等级的、文化的分层模式:中国社会结构变迁机制分析 [J].
邵书龙 .
社会科学战线, 2012, (07) :154-169
[6]   民营控制、政治关系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罗党论 ;
甄丽明 .
金融研究, 2008, (12) :164-178
[7]   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 [J].
阎云翔 .
社会学研究, 2006, (04) :201-213+245
[8]   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与民营企业的融资便利——以浙江省民营百强企业为例 [J].
胡旭阳 .
管理世界, 2006, (05) :107-113+141
[10]   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 [J].
许欣欣 .
社会学研究, 2000, (03) :6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