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贷款具有贫民属性吗?谁在嫌贫爱富?——基于“人人贷”的实证证据

被引:8
作者
丁杰 [1 ]
李悦雷 [2 ]
曾燕 [3 ]
机构
[1]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2]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3]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网络贷款; 金融排斥; 普惠金融;
D O I
10.16475/j.cnki.1006-1029.2018.06.009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网络借贷是否具有贫民属性?本文运用"人人贷"的借款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低收入借款人具有更低的融资可得性和更高的借款资金成本,但没有证据表明低收入借款人具有更高的违约风险。这意味着投资人存在嫌贫爱富现象,网络借贷本身不能解决低收入群体所面临的金融排斥问题。然而,P2P平台所产生的信息能够部分缓解这一金融排斥问题。这说明,需要P2P平台更好地发挥信息中介作用,才能进一步体现网络借贷的普惠性。进一步运用匹配出来的投资人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对低收入借款人的金融排斥主要来自高收入的投资人。这表明,通过适当的引导改变投资人结构,可以起到缓解金融排斥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P2P网络借贷中存在地域歧视吗?——来自“人人贷”的经验数据 [J].
蒋彧 ;
周安琪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6, (09) :29-39
[2]   身份歧视:互联网金融创新效率研究——基于P2P网络借贷 [J].
庄雷 ;
周勤 .
经济管理, 2015, 37 (04) :136-147
[3]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地域歧视研究 [J].
廖理 ;
李梦然 ;
王正位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 31 (05) :54-70
[4]   风险、信任和出借意愿——基于拍拍贷注册用户的实证研究 [J].
陈冬宇 ;
朱浩 ;
郑海超 .
管理评论, 2014, 26 (01) :150-158
[5]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J].
谢平 ;
邹传伟 .
金融研究, 2012, (12) :11-22
[6]   中国城市居民的金融受排斥状况研究 [J].
李涛 ;
王志芳 ;
王海港 ;
谭松涛 .
经济研究, 2010, 45 (07) :15-30
[7]   Is Crowdfunding Different? Evidence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Gender and Funding Success from a German Peer-to-Peer Lending Platform [J].
Barasinska, Nataliya ;
Schaefer, Dorothea .
GERMAN ECONOMIC REVIEW, 2014, 15 (04) :436-452
[8]  
Judging Borrowers by the Company They Keep: Friendship Networks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Online Peer-to-Peer Lending[J] . Mingfeng Lin,Nagpurnanand R. Prabhala,Siva Viswanathan.Management Science . 2013 (1)
[9]  
What's in a Picture?: Evidence of Discrimination from Prosper.com[J] . Devin Garett. Pope,Justin Reuel. Sydnor.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 2011 (1)
[10]  
Direct Elicitation of Credit Constraints: Conceptual and Practical Issue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Peruvian Agriculture[J] . Stephen R. Boucher,Catherine Guirkinger,Carolina Trivelli.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200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