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对分析的江苏省土地利用协调性研究

被引:10
作者
班春峰 [1 ]
刘友兆 [1 ]
黄琪 [1 ]
贾后辉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集对分析; 土地利用协调性; 协调度; 江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从协调性的研究现状来看,现有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缺失,且受到"均衡发展"思想束缚、不能很好地描述不确定性问题,而基于集对分析方法的协调性研究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以江苏省土地利用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子系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验证;其次,引入集对分析思想,对土地利用的效益协调性和消耗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土地利用变化子系统同土地利用各效益子系统之间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相关性;土地利用的效益协调度大多处于较为协调状态。其内部结构表明,虽然当前政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消耗协调度变动幅度相对较小,土地利用变化同土地利用效益之间基本呈现"均衡"发展态势。政府逐渐认识到用地规模的过度扩张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追逐用地效益的提升成为发展的主线。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的是,效益协调度和消耗协调度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持续增长态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评价研究.[D].石强.南京农业大学.2008, 08
[2]  
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M].赵克勤著;.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   人口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甘肃省武威市为例 [J].
石培基 ;
杨银峰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 24 (11) :1-6
[4]   江苏县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格局及对策研究 [J].
车冰清 ;
朱传耿 ;
孟召宜 ;
杜艳 ;
沈正平 .
经济地理, 2010, 30 (07) :1074-1079
[5]   北方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前景预测 [J].
张培峰 ;
胡远满 ;
赵明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S1) (S1) :150-154
[6]   辽宁省14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定量研究 [J].
王辉 ;
郭玲玲 ;
宋丽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4) :463-470
[7]   山西省城乡协调度演变及其机制分析 [J].
张仲伍 ;
杨德刚 ;
张小雷 ;
张月芹 .
人文地理, 2010, 25 (02) :105-109
[8]   新疆典型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与预测研究 [J].
高志刚 ;
沈君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 24 (02) :1-5
[9]   淮海经济区区域系统动态协调发展研究 [J].
胡超美 ;
朱传耿 ;
车冰清 .
人文地理, 2010, 25 (01) :66-72
[10]   基于集对分析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J].
陈媛 ;
王文圣 ;
汪嘉杨 ;
陈晶 .
人民黄河, 2010, 32 (01)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