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江苏县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格局及对策研究
被引:37
作者
:
车冰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
徐州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
车冰清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传耿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孟召宜
[
2
]
杜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徐州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
杜艳
[
2
]
沈正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徐州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
沈正平
[
1
,
2
]
机构
:
[1]
徐州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
[2]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来源
:
经济地理
|
2010年
/ 30卷
/ 07期
关键词
:
江苏;
县域;
社会和经济;
协调发展;
D O I
:
10.15957/j.cnki.jjdl.2010.07.018
中图分类号
: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
0202 ;
020202 ;
摘要
:
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构建评价县域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江苏52个县市(不包括地级市市区)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和协调发展函数等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县域社会和经济综合指数、协调度、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社会、经济综合指数存在由南向北递减的特征,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52个县市总体的协调水平较低,表现在绝对数值偏低、所属类别较差、相互之间差距较大,在空间上存在由南向北明显的梯度性格局。最后基于52个县市所属的协调发展类型提出江苏县域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应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074 / 10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性评价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承良
;
熊剑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大学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熊剑平
;
龚晓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大学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龚晓琴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莲
;
周玉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大学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周玉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恒
.
经济地理,
2009,
29
(10)
:1650
-1654+1695
[2]
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不确定性定量评价——以长沙市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熊鹰
;
曾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曾光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力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焦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桂秋
.
地理学报,
2007,
(04)
:397
-406
[3]
重庆都市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演进分析及对策探讨
[J].
李孝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重庆 ,中国四川成都
李孝坤
;
韦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重庆 ,中国四川成都
韦杰
.
经济地理,
2005,
(03)
:387
-390
[4]
中国1961—2001年人地协调度演变分析——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宇辉
.
经济地理,
2005,
(02)
:219
-222+235
[5]
关于“全面小康社会”的统计评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真
.
统计与决策,
2004,
(02)
:116
-117
[6]
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距及其协调研究——兼与鲁南和中国东西部地区的比较
[J].
沈正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沈正平
;
翟仁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翟仁祥
.
经济地理,
2003,
(06)
:742
-746+755
[7]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
[J].
杨开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区域科学中心
杨开忠
.
经济研究,
1994,
(12)
:28
-33+12
[8]
县域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J].
毛汉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北京 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毛汉英
.
地理学报,
1991,
(04)
:385
-395
[9]
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王维国.东北财经大学 1998
[10]
小康社会的统计指标体系研究[D]. 王晶.湖南大学 2004
←
1
2
→
共 11 条
[1]
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性评价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承良
;
熊剑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大学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熊剑平
;
龚晓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大学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龚晓琴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莲
;
周玉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大学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周玉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恒
.
经济地理,
2009,
29
(10)
:1650
-1654+1695
[2]
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不确定性定量评价——以长沙市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熊鹰
;
曾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曾光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力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焦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桂秋
.
地理学报,
2007,
(04)
:397
-406
[3]
重庆都市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演进分析及对策探讨
[J].
李孝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重庆 ,中国四川成都
李孝坤
;
韦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重庆 ,中国四川成都
韦杰
.
经济地理,
2005,
(03)
:387
-390
[4]
中国1961—2001年人地协调度演变分析——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宇辉
.
经济地理,
2005,
(02)
:219
-222+235
[5]
关于“全面小康社会”的统计评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真
.
统计与决策,
2004,
(02)
:116
-117
[6]
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距及其协调研究——兼与鲁南和中国东西部地区的比较
[J].
沈正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沈正平
;
翟仁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翟仁祥
.
经济地理,
2003,
(06)
:742
-746+755
[7]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
[J].
杨开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区域科学中心
杨开忠
.
经济研究,
1994,
(12)
:28
-33+12
[8]
县域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J].
毛汉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北京 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
毛汉英
.
地理学报,
1991,
(04)
:385
-395
[9]
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王维国.东北财经大学 1998
[10]
小康社会的统计指标体系研究[D]. 王晶.湖南大学 2004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