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研究

被引:7
作者
蒲金涌 [1 ,2 ]
姚小英 [3 ]
王立科 [4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2] 甘肃省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
[3] 天水市气象局
[4]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天水市;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22.043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天水市2004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水市2004年人均生态足迹为0.978 5 hm2,比全国水平低0.52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7 hm2,比全国水平低0.03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41 hm2,超载率为72%,生态压力较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缓解天水市生态压力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575 / 1057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生态足迹方法及研究进展 [J].
刘淼 ;
胡远满 ;
李月辉 ;
常禹 ;
张薇 .
生态学杂志, 2006, (03) :334-339
[2]   1978年2003年中国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J].
陈敏 ;
张丽君 ;
王如松 ;
怀保光 .
资源科学, 2005, (06) :132-139
[3]   陕西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 [J].
赵先贵 ;
肖玲 ;
兰叶霞 ;
王书转 ;
马彩虹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4) :746-753
[4]   商丘市居民生活消费生态足迹的时间序列分析 [J].
闵庆文 ;
余卫东 ;
成升魁 .
资源科学, 2004, (05) :125-131
[5]   苏锡常地区生态足迹分析 [J].
白艳莹 ;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苗鸿 .
资源科学, 2003, (06) :31-37
[6]   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广州为例 [J].
郭秀锐 ;
杨居荣 ;
毛显强 .
地理研究, 2003, (05) :654-662
[7]   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 [J].
王书华 ;
毛汉英 ;
王忠静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776-782
[8]   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张志强 .
生态学报, 2001, (09) :1484-1493
[9]   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 [J].
杨开忠 ;
杨咏 ;
陈洁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6) :630-636
[10]  
FAO statisticaldatabase:agricultural data .2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ttp://fao-stat.Fao.arg/faostat/collections?version=ext&hasbulk=0&subset=agricul-ture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