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边缘区域耕地数量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动力机制——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

被引:26
作者
唐常春
陈烈
魏成
机构
[1] 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
[2] 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 广州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耕地数量变化; 时空特征; 驱动因子; 灰色关联度; 花都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和热点问题之一,其中大都市边缘区域耕地变化研究意义尤为重大。本研究利用广州市花都区近30年来的普查、更新调查和逐年统计数据,结合卫星影像资料和实地调研,在深入分析耕地数量变化时空特征基础上,重点对耕地变化影响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揭示出:工业化及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增长及城市化分别构成全区耕地减少的第一、二驱动因子,经济对外开放对耕地数量变化的影响力不断加强,土地政策、土地规划、经济政策和行政区划等制度因子亦对耕地数量周期性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认为综合运用耕地保护管制和经济调节手段、建立土地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体系、加强建设用地规划与整理整治、促进集约用地和内涵式发展等是大都市边缘区域耕地变化调控的主要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闽台耕地非农化及关联因子的比较研究 [J].
韦素琼 ;
陈健飞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5) :568-576
[2]   关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方法的讨论 [J].
朱会义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03, (05) :643-650
[3]   两岸经济成长阶段农地非农化的比较研究 [J].
曲福田 ;
陈江龙 .
中国土地科学, 2001, (06) :5-9
[4]   河北省耕地数量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J].
许月卿 ;
李秀彬 .
资源科学, 2001, (05) :28-32
[5]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城市扩张与农田流失研究——以东莞市为例 [J].
叶嘉安 ;
黎夏 .
经济地理, 1999, (01) :68-73
[6]   我国耕地变化趋势与对策再探讨 [J].
贾绍凤 ;
张豪禧 ;
孟向京 .
地理科学进展, 1997, (01) :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