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耕地非农化及关联因子的比较研究

被引:32
作者
韦素琼
陈健飞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自然资源研究中心
[2]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
[3] 广东广州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 关联因子; 灰色关联度; 闽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区域对比分析被国际地理学联合会LUCC工作组列为2000~2004年期间的三大研究目标之一,闽台因其区域自然背景及历史文化的相似性和经济发展时序递差性成为区域对比研究的理想对象之一。利用闽台相关统计资料对比显示,福建1979~2001年与台湾1969~1998年的耕地非农化呈现周期性变化。对影响耕地非农化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增加及城市化水平提高、农业发展共同构成闽台耕地非农化的第一、二驱动因子;经济发展水平影响闽台耕地非农化的规模与利用效率,从同一时点比较,福建非农化土地利用效率远低于台湾,但就同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比较,福建非农化土地的利用效率明显高于台湾;农副产品的对外贸易量对台湾耕地非农化的影响强于福建。最后分析了闽台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政策与土地管理法规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68 / 57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耕地资源非农化配置的经济学分析 [J].
诸培新 ;
曲福田 .
中国土地科学, 2002, (05) :14-17
[3]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关系研究 [J].
黄贤金 ;
彭补拙 ;
张建新 ;
濮励杰 .
经济地理, 2002, (04) :425-429
[4]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庄大方 ;
王一谋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江南 ;
吴世新 .
地理研究, 2003, (01) :1-12
[5]   两岸经济成长阶段农地非农化的比较研究 [J].
曲福田 ;
陈江龙 .
中国土地科学, 2001, (06) :5-9
[6]   土地非农化调控机制分析 [J].
张宏斌 ;
贾生华 .
经济研究, 2001, (12) :50-54
[7]   台湾的农地保护政策 [J].
李晓明 .
世界农业, 1997, (01) :53-54
[8]   我国农村非农化发展机制的比较研究──以辽宁和江苏两省的定量分析为例 [J].
赵永革 .
城市规划汇刊, 1996, (06) :45-4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