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非农化调控机制分析

被引:77
作者
张宏斌
贾生华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用地; 土地非农化; 土地非农化机制; 土地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随着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 ,土地非农化不可避免。中国人多地少 ,农用地资源相对比较稀缺 ,生态、吃饭、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必须对土地非农化进行调控。由于农用地存在外部性 ,单纯市场调控失效 ,政府调控成为必然。政府调控有三种方法 :减少建设用地收益、提高农用地收益、既减少建设用地收益又提高农用地收益。政府调控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通过市场发挥作用 ,中央政府应该收取地方政府的土地非农化收益 ,以此对农民的农用地经营进行补贴 ,以达到有效调控土地非农化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机制与制度创新 [J].
张安录 .
中国农村经济, 1999, (07) :43-49
[2]   发达与欠发达地区耕地保护行为中的利益机制分析 [J].
俞文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7, (04) :22-27
[3]   台湾地区实施农地变更管制之研究 [J].
陈奉瑶 .
中国土地科学, 1996, (06) :38-40
[4]   台湾都市发展中的土地问题与对策 [J].
赵达文 .
中国土地科学, 1996, (06) :10-11
[5]  
土地非农化机制研究[D]. 张宏斌.浙江大学. 2001
[6]  
土地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毕宝德主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