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超常教育的制度重构——将超常儿童纳入特殊教育体系

被引:28
作者
方中雄 [1 ]
张瑞海 [2 ]
黄晓玲 [3 ]
机构
[1]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2]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
[3]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超常儿童教育; 特殊教育; 人才培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763 [智力超常儿童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0109 ;
摘要
超常儿童是客观存在的一类特殊群体,是人才资源中的"富矿"。超常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教育需要。目前,我国面向超常儿童的教育体系处于空白,在实践中存在着"有类无教"、"教非所需"、"教非其类"等突出问题。面对超常儿童教育在运行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只有突破现有体制束缚,将超常儿童回归"特殊儿童群体",并将超常儿童纳入特殊教育体系,构建更有针对性的适合其成长的培养模式和支持保障体系,才能保障超常儿童健康成长。在我国加大支持、加快发展超常儿童教育,需要重点解决政策法规调整、培养模式创新、专业标准建立、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保障条件落实等关键问题。在实践中,可按照国家宏观指导、省级全面统筹、学校自主实验的原则,在具备基础和条件的地区及学校多点布局、多样探索,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追求卓越:英才教育与国家发展——突破我国英才教育的认识误区与政策障碍 [J].
褚宏启 .
教育研究, 2012, 33 (11) :28-35+67
[12]   超常儿童教育不该是无解的难题——基于国外政策及实践的思考: [J].
黄伟杰 .
当代教育科学, 2012, (22) :58-60
[13]  
美国天才儿童教育安置模式研究.[D].安升华.西南大学.2010, 08
[14]   我国超常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J].
万绍娜 ;
冯维 .
基础教育研究, 2009, (19) :3-5
[15]   “全纳”走向下特殊教育本体的认知定位——兼论特殊教育概念的泛化 [J].
盛永进 ;
甘昭良 .
外国教育研究, 2009, 36 (09) :50-55
[16]   智力超常儿童的发展:从加速式教育到丰富式教育 [J].
缴润凯 ;
张锐 ;
杨兆山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6) :20-23
[17]   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法制体系建设简述 [J].
商秀梅 .
现代特殊教育, 2006, (10) :36-37
[18]  
台湾《特殊教育法》立法及其启示.[J].张继发;李贤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 02
[19]   关于制定《特殊教育法》的倡议 [J].
邓猛 ;
周洪宇 .
中国特殊教育, 2005, (07)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