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中国县域城镇化发展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
被引:106
作者:
王婧
[1
]
李裕瑞
[2
,3
]
机构:
[1]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城镇化;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类型区域;
人口普查数据;
县域;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1204 ;
1407 ;
摘要:
利用2000和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借助空间分析方法揭示近期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格局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结合多元回归模型探讨城镇化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中国城镇化发展类型区划分。结果表明:1 2000-2010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年均增加1.3个百分点,32%的县域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超过1.5个百分点;2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区域差异性和"低快高慢"的收敛性,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四大区域城镇化率年均分别增加1.4、0.5、1.4和1.3个百分点;3 60%的中国县域城镇化发展集中在低城镇化率—高增长率、低城镇化率—中高增长率和低城镇化率—中增长率三种类型,且以中、西部地区分布最为密集;4中国县域城镇化格局基本未变,仍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增长极的城镇化发展较为突出,东部地区及内陆省会城市周边的城镇化水平也相对较高;5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征、人力资本状况、人口集聚能力、公共服务水平、地理区位特征对县域城镇化空间分异具有显著而稳健的影响;6中国城镇化格局可分为具有明显区类一致性和区外异质性的5大类、20个区域。新时期的城镇化发展应凸显地域功能、提升承载能力、夯实产业基础、强调节约集约。
引用
收藏
页码:621 / 636
页数:1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