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变机制及城镇化效应——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的分析

被引:267
作者
刘涛 [1 ]
齐元静 [2 ]
曹广忠 [3 ]
机构
[1] 香港大学地理系
[2]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3]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空间格局; 城镇化; 城镇体系; 城市群; 人口普查;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407 ; 083304 ;
摘要
基于2000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对中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形成机制及其城镇化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沿海城市群仍然是其主要集中地,且沿海集中区有连绵化的趋势,但在城市群内部的空间分布模式差异显著。流动人口向内陆地区的省会等特大城市集中趋势明显,其分布重心出现了明显的北移。省内县际的流动人口规模已接近于省际流动,且有更高的意愿和更强的能力永久居留城镇,省内县际的永久性迁移将成为未来中国人口城镇化的主导模式。中国流动人口迁入地的选择受到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的影响,后者的影响力更强。远距离流入东部地区的人口在务工之外,对享受城市生活也开始有所考虑;而中西部地区政府力量在引导人口流动中仍起到重要作用。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对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城镇化水平提高均有显著贡献,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重构了中国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67 / 58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基于产业空间联系的“大都市阴影区”形成机制解析——长三角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的比较研究 [J].
孙东琪 ;
张京祥 ;
胡毅 ;
周亮 ;
于正松 .
地理科学, 2013, 33 (09) :1043-1050
[2]  
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特征——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J]. 马红旗,陈仲常.人口研究. 2012(06)
[3]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 [J].
王桂新 ;
潘泽瀚 ;
陆燕秋 .
中国人口科学, 2012, (05) :2-13+111
[4]   中国城市人口流动增长的空间类型及影响因素 [J].
于涛方 .
中国人口科学, 2012, (04) :47-58+111
[5]   分权与民生:财政自主权影响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经验研究 [J].
高琳 .
经济研究, 2012, 47 (07) :86-98
[6]   城市规模的空间聚散与中心城市影响力——基于中国637个城市空间自相关的实证 [J].
刘涛 ;
曹广忠 .
地理研究, 2012, 31 (07) :1317-1327
[7]  
Approaches to Census Mapping:Chinese Solution in 2010 Rounded Census[J]. WANG Yingjie,LI Hongsheng,YU Zhuoyuan,LUO Bi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2(03)
[8]   20世纪末中国迁移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基于城市的视角 [J].
王国霞 ;
秦志琴 ;
程丽琳 .
地理科学, 2012, 32 (03) :273-281
[9]   中国城镇化地区贡献的内陆化演变与解释——基于1982-2008年省区数据的分析 [J].
曹广忠 ;
刘涛 .
地理学报, 2011, 66 (12) :1631-1643
[10]   劳动力流动对欠发达地区产出效应的测算 [J].
樊士德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08) :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