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制造业空间集聚研究——以广州康乐村服装生产企业为例

被引:21
作者
夏丽丽
赵耀龙
欧阳军
刘望保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中村; 制造企业; 空间集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3 [工业区规划、商业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城中村作为城市内部的异质空间已受到学术界高度关注,但对其内部流动人口创建的各种经济部门,尤其是制造业的系统研究仍然少见报导。选取广州市康乐村为案例地区,通过半结构式问卷调查与访谈、土地利用类型与多层建筑物垂直空间利用状况的系统调研,深入探讨城中村内流动人口创建的制造企业集聚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制造企业在康乐村的集聚是关系邻近与地理邻近循环因果关系引导下的主动集聚。企业具有"临时性"、"内生性"、"地域的多元性"及"非正规性";产业构成以成衣制作为主体,企业规模偏小,生产联系松散,技术需求极其低下;在空间分布上则表现为同行业企业相对集中分布,产业空间与居住空间相互依附,垂直空间混合利用以及企业分布受村内道路系统影响显著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294 / 130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学生化”的城中村社区——基于广州下渡村的实证分析 [J].
何深静 ;
钱俊希 ;
吴敏华 .
地理研究, 2011, 30 (08) :1508-1519
[2]   城中村空间形态的演化特征及原因——以深圳特区为例 [J].
仝德 ;
冯长春 ;
邓金杰 .
地理研究, 2011, 30 (03) :437-446
[3]   转型中国的地方管治:海外学者的观点 [J].
罗小龙 .
人文地理, 2009, 24 (06) :24-28+35
[4]   集体经济:村落终结前的再组织纽带——以深圳“城中村”为例 [J].
周锐波 ;
闫小培 .
经济地理, 2009, 29 (04) :628-634
[5]   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中村”非正规部门与“城中村”改造——深圳市蔡屋围、渔民村的案例研究 [J].
尹晓颖 ;
闫小培 ;
薛德升 .
现代城市研究, 2009, 24 (03) :44-53
[6]   管制之外的“管制”:城中村非正规部门的空间集聚与生存状态——以广州市下渡村为例 [J].
薛德升 ;
黄耿志 .
地理研究, 2008, (06) :1390-1398+1484
[7]   封闭与开放:城中村空间解析——以广州市车陂村为例 [J].
黎云 ;
陈洋 ;
李郇 .
城市问题, 2007, (07) :63-70
[8]   “城中村”非正规部门形成发展机制——以深圳市蔡屋围为例 [J].
尹晓颖 ;
薛德升 ;
闫小培 .
经济地理, 2006, (06) :969-973
[9]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非正式移民聚居区——“城中村”的形成与演进——以珠江三角洲诸城市为例 [J].
魏立华 ;
阎小培 .
管理世界, 2005, (08) :48-57
[10]   城中村经济主体、经济活动及主要特征——深圳市福田区城中村调查 [J].
谭刚 .
开放导报, 2005, (03) :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