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字人格要素及其民法保护——以“元宇宙”为对象

被引:12
作者
葛江虬
机构
[1] 复旦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数字法学; 元宇宙; 人格权; 虚拟现实; 民法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元宇宙”相关数字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民事主体在数字空间中的名誉、身体、肖像、生命等人格要素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其根源在于,这些技术加剧了数字空间与现实世界的进一步分离,同时却强化了数字空间损害向现实世界的辐射能力。事实上,数字空间之于人类存在的意义已发生重大改变。元宇宙相关技术促进了人格要素在数字空间的汇集和凝聚,从而证成了法律评价穿透现实与虚拟的必要性。我国保护数字人格要素的可能路径包括财产法、主体法与一般侵权等,但这些路径劣后于适用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的具体人格权路径。由该路径出发,应先行识别数字空间中凝聚的人格要素及其对应的现实主体,再通过解释适用相关条文处理侵害案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8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3]   重塑数据流量入口:元宇宙的发展逻辑与规制路径 [J].
杨东 ;
梁伟亮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76 (01) :55-66
[4]   元宇宙的行政规制路径:一个框架性分析 [J].
黄锫 .
中国法学, 2022, (06) :175-196
[5]   元宇宙治理法治化的理论定位与基本框架 [J].
王奇才 .
中国法学, 2022, (06) :156-174
[6]   用户标签的法律性质与治理逻辑 [J].
赵精武 .
现代法学, 2022, 44 (06) :102-115
[7]   元宇宙中的脆弱主体 [J].
姜宇辉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0 (06) :37-46
[8]   数字身份的多元面向及其法律保护 [J].
陆青 .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06) :77-85
[9]   身心一元论:虚拟化身与元宇宙的秩序再造 [J].
高奇琦 ;
杨宇霄 .
江西社会科学, 2022, 42 (10) :5-16+206
[10]   “元宇宙”的规制理论构建及中国方案 [J].
唐林垚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9 (05) :8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