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一元论:虚拟化身与元宇宙的秩序再造

被引:7
作者
高奇琦 [1 ]
杨宇霄 [2 ]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2]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元宇宙; 身心一元; 虚拟化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91.9 [计算机仿真];
学科分类号
080203 ;
摘要
在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下,元宇宙成为一个与物理世界相对应的虚拟世界。两重世界的区分意味着一种与物理世界相区别的、不受控制的虚拟秩序在元宇宙中形成。元宇宙对真实和幻影的反转不仅没有改变柏拉图主义二元论和“扬心抑身”的观点,还导致主体对物理世界的无视和排斥。现象学对柏拉图主义的挑战突出了身体在身心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对虚拟化身进行的现象学思考可以发现,具身性的虚拟化身是身体在虚拟空间中的再造。具身性的虚拟化身实现了身体在虚拟空间的持续在场和线上线下的同步,却因身体的有限性而导致自我认同问题和主体异化问题。中国哲学所主张的身心合一观和向内超越的观点提供了一元论的身体哲学。一元论的身体哲学将主体重新拉回到物理空间。物理身体和虚拟化身之间的联系将物理世界中形成的自我约束以自适应的形式带入元宇宙的虚拟世界,为提供有序的虚拟世界秩序和未来的元宇宙治理提供新的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6+206 +20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M].张再林.中国书籍出版社.2018,
[2]  
人的境况.[M].汉娜·阿伦特.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978-7-208-14318-0
[3]  
第一哲学沉思集.[M].笛卡尔.商务印书馆.2017,
[4]  
牛津西方哲学史.[M].肯尼.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
[5]  
柏拉图全集.[M].(古希腊) 柏拉图; 著.人民出版社.2015,
[6]  
四书章句集注.[M].(宋) 朱熹; 撰.中华书局.2013,
[7]  
非言语传播学.[M].宋昭勋;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8]  
主体性和自身性.[M].(丹) 扎哈维 (Zahavi;D.) ;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9]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德) 尼采 (Nietxzche;F.) ;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0]  
快乐的科学.[M].(德)尼采(Nietxzche; F.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