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贫困县的设立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吗?——基于PSM-DID方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111
作者
黄志平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国家级贫困县; 经济发展; 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设立国家级贫困县是中国减贫的一项重要政策,由来已久。然而,文献对于国家级贫困县的设立是否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这一问题并没有一致的结论。本文采用2005~2015年中国993个县的面板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国家级贫困县的设立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国家级贫困县的设立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且持续的推动作用,而且国家级贫困县设立越久,推动作用越大,这一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国家级贫困县的设立主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的方式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进一步说明了其政策含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1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棘轮效应”——基于全国2073个区县的实证研究 [J].
郭君平 ;
荆林波 ;
张斌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3 (04) :93-105
[2]   我国减贫实践探索及其理论创新:1978~2016年 [J].
张琦 ;
冯丹萌 .
改革, 2016, (04) :27-42
[3]   大型公共支出项目的政策效果评估——以“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为例 [J].
王艺明 ;
刘志红 .
财贸经济, 2016, 37 (01) :33-47
[4]   国家高新区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吗?——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验证 [J].
刘瑞明 ;
赵仁杰 .
管理世界, 2015, (08) :30-38
[5]   财政扶贫的效率损失——基于财政激励视角的县级面板数据分析 [J].
赖玥 ;
成天柱 .
经济问题, 2014, (05) :33-37
[6]   税收竞争、税收执法与企业避税 [J].
范子英 ;
田彬彬 .
经济研究, 2013, 48 (09) :99-111
[7]   新时期政策扶贫:目标选择和农民增收 [J].
张彬斌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3) :959-982
[9]   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投入绩效的实证分析 [J].
帅传敏 ;
梁尚昆 ;
刘松 .
经济问题, 2008, (06) :84-86
[10]   中央扶贫资金的分配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文 ;
汪三贵 .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08) :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