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棘轮效应”——基于全国2073个区县的实证研究

被引:16
作者
郭君平 [1 ]
荆林波 [2 ]
张斌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2] 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
[3]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国家级贫困县; 棘轮效应; 关联分析; Probit模型; Logit模型;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160627.003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文章利用内地31省(直辖市、自治区)2 073个区县数据,分析了国家级贫困县"帽子"或身份的路径依赖现象。研究发现,影响最新扶贫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县和双重贫困县择定的因素有所差异,但其共同因素包括八七扶贫重点县身份、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乡村从业人数以及革命老区身份。无论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与否,国家级贫困县"帽子"均存在显著的"棘轮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全国有八七扶贫重点县身份的候选县入选最新扶贫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县及双重贫困县的概率比普通县分别高39%、14%、12.5%;而且此种效应区域差异明显,相比其他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西部地区和山区地带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的棘轮效应更大。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利益争夺与政治考量,部分国家级贫困县仍处于深度贫困之中,还有不少国家级贫困县徘徊在脆弱性或不稳定脱贫边缘,以及国家级贫困县调整周期过长、缺乏动态评估体系和退出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论我国的扶贫治理:基于扶贫资源瞄准和传递的分析 [J].
李小云 ;
唐丽霞 ;
许汉泽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15, (04) :90-98+250
[2]   国家贫困县政策改革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之道 [J].
徐彦平 .
理论导刊, 2014, (09) :14-16
[3]   中国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差异的空间计量分析 [J].
潘竟虎 ;
贾文晶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5) :153-160
[4]   新时期政策扶贫:目标选择和农民增收 [J].
张彬斌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3) :959-982
[5]   以县扶贫模式负面效应探究 [J].
郑风田 ;
普蓂喆 .
人民论坛, 2011, (36) :32-33
[6]   贫困县窘境 [J].
贾立政 ;
陈阳波 ;
魏爱云 ;
王慧 ;
张晓 ;
肖楠 ;
杜凤娇 ;
李逸浩 .
人民论坛, 2011, (36) :16-17
[7]   准入和退出:如何决定贫困县去留 [J].
吴国宝 .
人民论坛, 2011, (36) :30-31
[9]   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投入绩效的实证分析 [J].
帅传敏 ;
梁尚昆 ;
刘松 .
经济问题, 2008, (06) :84-86
[10]   我国政府开发式扶贫资金投放效果的实证分析 [J].
姜爱华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2)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