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新常态下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对特征企业的定向调节效应
被引:64
作者:
欧阳志刚
[1
,2
]
薛龙
[1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2] 华东交通大学经管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企业投资;
组合操作;
定向调控;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7.02.006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新常态下央行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操作形成了不可观察的潜在驱动力,对不同特征企业的投资产生不同的组合效应和特质效应。基于此,本文扩展Bernanke等(2005)的FAVAR,使用面板数据货币组合FAVAR模型揭示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对特征企业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对不同特征企业的组合效应和特质效应具有显著差异,由此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对特征企业具有定向调节效应。具体而言,1年期商业银行存款基准利率、支农再贷款利率对农业企业的调节效应较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SLF对民营企业的调节效应更为显著;银行间债券质押式7天回购利率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SLF对小型企业的调节效果明显;M0和1年期商业银行存款基准利率对房地产企业具有更好的调节效应;1年期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和M2对信息技术企业的调节效应更为显著;1年期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则对制造业企业的调节效应相对更好。新常态下央行为实现定向调控目标,应基于货币政策工具对特征企业组合效应和特质效应的差异而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选择性操作。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6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