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污染的城市间动态关联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70
作者
刘华军 [1 ]
孙亚男 [2 ]
陈明华 [1 ]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雾霾污染; 动态关联; 社会网络分析; 协同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1204 ;
摘要
面对严重的雾霾天气以及雾霾污染边界不断扩张的严峻挑战,加快创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体系以形成跨区域协同治污合力势在必行。本文基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中游等五大地区96个城市2015年的空气质量指数(AQI)以及PM2.5、PM10、SO2、CO、NO2、O3等6种分项污染物的逐日数据,从时间序列数据"预测能力"的视角,在向量自回归模型框架下识别雾霾污染的城市间动态交互影响效应,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刻画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二次指派程序从分项污染物视角考察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的关键诱因,并利用双变量Moran指数揭示雾霾污染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研究发现,城市雾霾污染之间存在普遍的动态关联关系且呈现出联系紧密、稳定性强、带有明显特征的多线程复杂网络结构形态。不论在地区内部还是在全部样本城市当中,均不存在孤立的城市节点,这意味着面对雾霾污染的空间关联网络,任何一个城市都不能独善其身,均受到来自地区内部和地区以外其他城市以及它们构成的空间关联网络的影响。在六种分项污染物中,PM2.5的空间关联是导致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的最主要诱因。城市雾霾污染与其影响因素尤其是城市人口密度、投资强度、工业污染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基于上述结论,中国应当加快构建以防控PM2.5为重点的跨区域雾霾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并将其融入城市群发展战略以及区域发展战略之中,最终实现包含雾霾污染协同治理在内的全方位的区域协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省际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基于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的再考察 [J].
刘华军 ;
何礼伟 .
财经研究, 2016, 42 (02) :97-107
[2]   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及其来源——基于网络分析视角的实证研究 [J].
刘华军 ;
刘传明 ;
杨骞 .
经济学家, 2015, (10) :28-35
[3]   中国省域PM2.5污染的空间实证研究 [J].
向堃 ;
宋德勇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9) :153-159
[4]   中国细颗粒物(PM2.5)污染状况和空间分布 [J].
张殷俊 ;
陈曦 ;
谢高地 ;
张建辉 ;
张昌顺 ;
史宇 ;
王帅 .
资源科学, 2015, 37 (07) :1339-1346
[5]   中国能源消费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研究 [J].
刘华军 ;
刘传明 ;
孙亚男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5) :83-95
[6]   Pearson相关分析法在京津冀空气质量分析中的应用(英文) [J].
杨宁 ;
冀德刚 ;
李双金 .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16 (03) :590-592
[7]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及其解释——基于网络分析方法 [J].
李敬 ;
陈澍 ;
万广华 ;
付陈梅 .
经济研究, 2014, 49 (11) :4-16
[8]   珠三角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J].
李婕 ;
滕丽 .
城市观察, 2014, (05) :85-95
[9]   中国PM跨区域传输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J].
薛文博 ;
付飞 ;
王金南 ;
唐贵谦 ;
雷宇 ;
杨金田 ;
王跃思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4, (06) :1361-1368
[10]   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效应及经济、能源结构影响 [J].
马丽梅 ;
张晓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4) :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