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协同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9
作者
陈政
机构
[1] 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五化”; 协调发展; 耦合度; 协调度; 湖南省;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20.04.006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文章构建"五化"协同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耦合协调模型,测度湖南省2007—2016年"五化"协同发展水平,探析其发展规律及内部耦合机制。结果表明:(1)湖南省"五化"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各子系统增长趋势存在差异,信息化发展指数增长最为明显,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最低。(2)"五化"耦合度较差。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间的耦合度增长较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四化"耦合度增长较慢。(3)"两化""四化"及"五化"间的协调度持续增长,其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两化"间协调度差异较"四化"和"五化"较为显著;"四化"间的协同度增长步调较为一致,但仍处于濒临失调状态;"五化"间的协调度水平虽逐年增强,但仍处于轻度失调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五化”协调发展格局研究 [J].
王维 ;
张涛 ;
陈云 .
地理科学, 2018, 38 (03) :385-393
[2]   东北地区“五化”协调发展的格局演变及影响机制 [J].
白雪 ;
宋玉祥 ;
浩飞龙 .
地理研究, 2018, 37 (01) :67-80
[3]   基于PLSPM-GRA测度的区域“五化”协调发展研究 [J].
祝志川 ;
张国超 ;
王静敏 .
经济问题探索, 2017, (12) :116-125
[4]   东北三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的“五化”测度及其协调发展研究 [J].
刘方媛 ;
崔书瑞 .
工业技术经济, 2017, 36 (08) :35-42
[5]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五化”协调发展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J].
江孝君 ;
杨青山 ;
刘鉴 .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 (07) :806-819
[6]   欠发达地区“五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机理与测度分析——以新疆为例 [J].
华淑名 ;
高志刚 .
经济问题探索, 2017, (04) :103-109
[7]   基于农业现代化视角的“五化”协同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J].
张平淡 ;
袁赛 ;
夏晓华 .
经济地理, 2017, 37 (03) :152-157
[8]   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与空间动态分析 [J].
肖峰 ;
韩兆洲 .
统计与决策, 2017, (05) :101-104
[9]   中国“五化”协同发展的效率测度与时空特征 [J].
杨勇 ;
李忠民 .
软科学, 2017, 31 (02) :19-23
[10]   丝绸之路节点城市“五化”同步发展耦合协调性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J].
聂梁林 ;
李丁 ;
赵怡芳 ;
朱晓婷 ;
宋丹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6, 32 (12) :1482-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