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制度与个体道德发展——基于十八大以来公职人员腐败容忍度的分析

被引:8
作者
郭夏娟 [1 ]
涂文燕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香港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腐败容忍度; 公职人员; 反腐制度; 个体道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262.6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对2012—2017年间我国公职人员腐败容忍度的调查发现,中共十八大以来,公职人员的腐败容忍度显著低于十八大之前;2012年之后腐败容忍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存在三个节点:2013年相对于2012年,腐败容忍度有所下降;2014—2015年相对于2013年,腐败容忍度有微小上升;2016—2017年相对于2015年,腐败容忍度再次下降。这种下降趋势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十八大以来的反腐从集中式和权力式向制度化和常态化转变,静态的制度规章建设伴随持续性执行的动态运行机制,导致公职人员个体道德发展的同步提升,即经历了集中反腐期的被动服从、制度初创期的道德心理偏差和松懈,以及制度强化期的"习惯道德"养成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7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利益相关、反腐效果与腐败容忍度: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J].
曾明 ;
杜媛媛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6, (03) :34-43+126
[2]   市场化程度、政府治理、制度安排与反腐败关系——基于2000—2013年宏观面板数据的分析 [J].
杜晓燕 ;
马瑞光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6, (02) :49-57
[3]   理性理解“制度反腐” [J].
金安平 .
科学社会主义, 2015, (01) :18-21
[4]   制度:公民道德发展的重要“自变量” [J].
尹明涛 .
江苏社会科学 , 2014, (03) :12-16
[5]   中国县乡政府绩效考核的实证研究 [J].
刘明兴 ;
侯麟科 ;
陶然 .
世界经济文汇, 2013, (01) :71-85
[6]   制度建设与反腐败成效:基于跨期腐败程度变化的研究 [J].
万广华 ;
吴一平 .
管理世界, 2012, (04) :60-69
[7]   论中国特色反腐模式转型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路径 [J].
胡杨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0, (04) :184-190
[8]   新中国建立以来反腐败斗争方式的演变及其趋势 [J].
张增田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 (01) :5-13
[9]   中国共产党反腐模式的发展变迁与理论研究 [J].
王侃 .
浙江社会科学, 2009, (08) :2-7+125
[10]   制度与腐败、反腐败的相关性分析 [J].
柏维春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03) :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