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制度与个体道德发展——基于十八大以来公职人员腐败容忍度的分析

被引:8
作者
郭夏娟 [1 ]
涂文燕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香港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腐败容忍度; 公职人员; 反腐制度; 个体道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262.6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对2012—2017年间我国公职人员腐败容忍度的调查发现,中共十八大以来,公职人员的腐败容忍度显著低于十八大之前;2012年之后腐败容忍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存在三个节点:2013年相对于2012年,腐败容忍度有所下降;2014—2015年相对于2013年,腐败容忍度有微小上升;2016—2017年相对于2015年,腐败容忍度再次下降。这种下降趋势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十八大以来的反腐从集中式和权力式向制度化和常态化转变,静态的制度规章建设伴随持续性执行的动态运行机制,导致公职人员个体道德发展的同步提升,即经历了集中反腐期的被动服从、制度初创期的道德心理偏差和松懈,以及制度强化期的"习惯道德"养成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7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1]   INSTITUTIONS [J].
NORTH, DC .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1, 5 (01) :97-112
[22]  
Controlling corruption. Klitgaard R. Uni- 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88
[23]  
Essays on moral development. Kohlberg, L. Harper & Row . 1981
[24]   制度反腐:历史的回顾与理论分析 [J].
汪松明 .
理论探索, 2006, (05) :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