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与地区收入差距

被引:129
作者
刘修岩 [1 ]
李松林 [1 ]
陈子扬 [2 ]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市化模式; 多中心发展; 地区收入差距; 卫星灯光数据;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7.10.003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4 ;
摘要
合理的城市体系分布是资源空间配置优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从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多中心发展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并创新性地应用DSMP/OLS夜间灯光数据,对省份内部的空间结构和地区收入差距进行测度,进而实证考察了多中心发展带来的地区收入差距缩减效应。研究发现,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的确有利于缩小地区收入差距,且多中心发展的地区收入差距缩减效应主要通过优化区域内中小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加快区域内的商品流通来实现。本文还考察了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以及省域平均距离对于多中心发展的地区收入差距缩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且城市间距离适中的地区,多中心发展对地区收入差距的缩减效应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不仅对中国缩小地区差距方面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启示,也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道路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4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城市空间结构与地区经济效率——兼论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模式选择 [J].
刘修岩 ;
李松林 ;
秦蒙 .
管理世界, 2017, (01) :51-64
[2]   大城市有利于小城市的经济增长吗?——来自长三角城市群的证据 [J].
孙斌栋 ;
丁嵩 .
地理研究, 2016, 35 (09) :1615-1625
[4]   实行多中心网络开发 支撑长期中高速增长 [J].
魏后凯 .
区域经济评论, 2016, (01) :5-7
[6]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证据 [J].
丁从明 ;
梁甄桥 ;
常乐 .
世界经济文汇, 2015, (05) :91-117
[7]   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基于全球夜间灯光数据的检验 [J].
徐康宁 ;
陈丰龙 ;
刘修岩 .
经济研究, 2015, 50 (09) :17-29+57
[8]   政府干预、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地区差距——兼论中国区域政策的有效性 [J].
赵勇 ;
魏后凯 .
管理世界, 2015, (08) :14-29+187
[9]   对外贸易开放是否影响了区域的城市集中——来自中国省级层面数据的证据 [J].
刘修岩 ;
刘茜 .
财贸研究, 2015, 26 (03) :69-78
[10]   首位城市该多大?——国家规模、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影响 [J].
陈钊 ;
陆铭 .
学术月刊, 2014, 46 (05) :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