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有利于小城市的经济增长吗?——来自长三角城市群的证据

被引:76
作者
孙斌栋 [1 ,2 ]
丁嵩 [1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2]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大城市; 小城市; 空间相互作用; 增长溢出; 集聚阴影; 长三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厘清大城市是否有利于小城市经济增长这一问题,对于贯彻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108个小城市为例,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型中加入到大城市的地理距离、行政边界、市场潜能等因素,估计不同等级的大城市对小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临近大城市有助于促进小城市的经济增长,并未发现存在集聚阴影效应的直接证据;空间相互作用的方向更多体现为高等级城市对低等级城市的影响,来自副省级城市的增长溢出最为显著,同层级小城市之间的空间关联效应相对微弱;城市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分割,行政边界的存在阻碍了空间溢出效应的发挥。最后从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促进不同规模城市空间溢出效应的全域性释放、破除行政区经济的束缚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政策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615 / 162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中国分割的经济空间:基于区域间经济增长溢出的实证研究 [J].
颜银根 ;
安虎森 .
当代经济科学, 2014, 36 (04) :47-57+125
[2]   首都圈产业分布变化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基于制造业从业人数的实证研究 [J].
毛琦梁 ;
董锁成 ;
黄永斌 ;
李俊 ;
吴殿廷 .
地理研究, 2014, 33 (05) :899-914
[3]   空间效率与区域平衡:对中国省级层面集聚效应的检验 [J].
刘修岩 .
世界经济, 2014, 37 (01) :55-80
[4]   基于产业空间联系的“大都市阴影区”形成机制解析——长三角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的比较研究 [J].
孙东琪 ;
张京祥 ;
胡毅 ;
周亮 ;
于正松 .
地理科学, 2013, 33 (09) :1043-1050
[5]   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溢出与城市群集聚扩散的空间计量分析 [J].
毕秀晶 ;
宁越敏 .
经济地理, 2013, 33 (01) :46-53
[6]   空间外溢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基于长江三角洲的案例分析 [J].
覃成林 ;
刘迎霞 ;
李超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76-94+206
[7]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Spillover Effects:An Analysis of China's Pan Pearl River Delta Area [J].
Yu Chen ;
Yanrui Wu .
China & World Economy, 2012, 20 (02) :80-97
[8]   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J].
潘文卿 .
经济研究, 2012, 47 (01) :54-65
[9]   规模报酬递增与京津冀都市区经济增长 [J].
郭腾云 ;
董冠鹏 ;
孙威 .
地理研究, 2011, 30 (10) :1873-1881
[10]   中国地市经济增长空间俱乐部趋同研究——兼与省份数据的比较 [J].
张伟丽 ;
覃成林 ;
李小建 .
地理研究, 2011, 30 (08) :1457-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