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城市过大是否阻碍省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23
作者
田超
机构
[1]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首位城市; 集聚; 经济增长; 地区差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由空间集聚引起的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是空间经济学关注的重要主题。在全球化、市场化以及分权化的背景下,中国各省对于各自区域的发展战略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同时,各省首位城市往往意味着更强大的政治资源,因而导致其发展过快,吸收外围城市的各种要素,从而拉大省域地区差距。基于中国各省份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试图分析各省份首位城市规模对于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即首位城市过大是否会在刺激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扩大地区差距。首先计算了各省份首位城市GDP占所在省份比重,从宏观上得出中西部省份比重较高的结论,进一步通过生产函数构建经济增长和首位城市规模的模型,并运用OLS估计和IV估计,回归结果表明,首位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间呈现倒U型的关系,即存在最优的首位城市规模使得经济增长最快。同时,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规模均会影响其最优数值,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建成区面积越小以及劳动人口越多的省份其最优首位城市规模越大。另一方面,对地区差距和首位城市规模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首位城市规模的增加会拉大省域内部地区差距。因此,政府在促进省域经济协调发展时,不应将重点放在平衡地区空间分布的政策上,而是构建完善的制度和规划以增强首位城市的承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龙头带动还是均衡发展——城市首位度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 [J].
周志鹏 ;
徐长生 .
经济经纬, 2014, 31 (05) :20-25
[2]   首位城市该多大?——国家规模、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影响 [J].
陈钊 ;
陆铭 .
学术月刊, 2014, 46 (05) :5-16
[3]   中国城市群集聚特征与经济绩效 [J].
李佳洺 ;
张文忠 ;
孙铁山 ;
张爱平 .
地理学报, 2014, 69 (04) :474-484
[4]   空间效率与区域平衡:对中国省级层面集聚效应的检验 [J].
刘修岩 .
世界经济, 2014, 37 (01) :55-80
[5]   省域次位城市的发展路径探讨——以株洲为例 [J].
闫岩 ;
朱郁郁 ;
董淑敏 .
城市规划学刊, 2012, (S1) :46-51
[6]   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与经济绩效——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J].
张浩然 ;
衣保中 .
经济评论, 2012, (01) :42-47+115
[7]   空间经济学的发展动态分析 [J].
陈柳钦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1, 9 (01) :63-69
[8]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9]   杭州城市首位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J].
卢学法 ;
申绘芳 .
浙江统计, 2008, (06) :32-34
[10]  
Agglomeration and growth: Cross-country evidence[J] . Marius Brülhart,Federica Sbergami.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 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