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经济协调发展动态分布分析——基于核密度函数的分解

被引:14
作者
安康 [1 ]
韩兆洲 [2 ]
舒晓惠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2] 暨南大学
[3] 怀化学院
关键词
省域; 经济; 增长分布; 核估计; 因素分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使用1988-2007年20年间省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分解方法,根据人均GDP和对数相对人均GDP两个指标描绘出1988-2007年我国省域经济发展分布状况,通过对省域经济增长分布函数进行因素分解,以考察省域经济发展中增长与不平等对于分布变动的相对影响。研究发现,20年间我国省域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呈现出"双峰趋同"的态势,说明了异质性群体的存在。在对分布函数因素分解过程中,研究表明分布变化的首要原因为均值效应(省域经济增长),其次为方差效应(省域经济不平等),残差效应(省域经济中的异质性群体)的效果最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城乡收入分布动态演进及经验检验 [J].
章上峰 ;
许冰 ;
胡祖光 .
统计研究, 2009, 26 (12) :32-40
[2]   中国1991~2006年收入分布的动态变化:基于核密度函数的分解分析 [J].
刘靖 ;
张车伟 ;
毛学峰 .
世界经济, 2009, 32 (10) :3-13
[3]   我国区域经济双峰模式和要素贡献分解——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J].
董直庆 ;
王林辉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9, (03) :143-151
[4]   改革以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演变及其城乡分解 [J].
程永宏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4) :45-60+205
[5]   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 [J].
许召元 ;
李善同 .
经济研究, 2006, (07) :106-116
[6]   协调发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J].
徐现祥 ;
舒元 .
管理世界, 2005, (02) :27-35
[7]   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 [J].
徐现祥 ;
舒元 .
经济学(季刊), 2004, (02) :619-638
[8]   以差异缩小差距: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选择 [J].
罗正英 ;
陶凌云 .
经济问题探索, 2002, (12) :9-12
[9]   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 [J].
范剑勇 ;
朱国林 .
管理世界, 2002, (07) :37-44
[10]  
我国地区差距的历史、现状和未来.[J].李善同;侯永志;冯杰;何建武;宣晓伟;.改革.200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