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本地化、技术反噬与经济“逆全球化”

被引:26
作者
渠慎宁
杨丹辉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制造业本地化; 技术反噬; 新工业革命; 逆全球化; GVC参与度;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22.06.021
中图分类号
F41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746 [世界进出口贸易概况]; F114.41 [国际经济一体化];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6 ; 1202 ; 020202 ; 030206 ; 1407 ;
摘要
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价值链逐渐呈现收缩态势,经济“逆全球化”特征显现。本文旨在就“全球化遭遇逆流”的经济学机理进行思路和方法上的边际创新,选取全球价值链(GVC)参与度作为考察经济“逆全球化”的核心指标,构建多国一般均衡模型,刻画制造业本地化对GVC参与度的影响机理。理论推导发现,随着全球生产结构调整,各国最终产品本地生产情况的变化成为影响其GVC参与度的直接因素。当一国最终产品本地占比上升到一定程度后,中间产品本地占比提高、经济增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及技术进步等情况都会引发GVC参与度下降,导致在生产和贸易层面上发生“逆全球化”现象。通过整理21个国家的投入产出表及相关时间序列数据,本文对理论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较好地支持了理论推导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将讨论拓展至更加宏观的层面,尝试从不同因素组合形成的贸易集中度提高、新工业革命的“技术反噬”效应,以及贸易保护与量化宽松叠加推动的经济增长等经济现象出发,全方位解读经济“逆全球化”的深层动因。本文的理论创见和实证结果为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新型全球化提供了依据和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60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贸易失衡引致了“逆全球化”吗——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 [J].
高运胜 ;
李之旭 ;
朱佳纯 .
国际贸易问题, 2021, (09) :1-16
[2]   逆全球化下中美经济脱钩风险的领域与应对策略 [J].
渠慎宁 ;
杨丹辉 .
财经问题研究, 2021, (07) :102-109
[3]   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与更高水平双循环——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J].
江小涓 ;
孟丽君 .
管理世界, 2021, 37 (01) :1-19
[4]   美国对华关税制裁及对美国在华投资企业的影响 [J].
渠慎宁 ;
杨丹辉 .
国际贸易, 2018, (11) :37-44
[5]   分工和技术进步对增加值率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分析 [J].
张红霞 ;
夏明 .
管理评论, 2018, 30 (05) :29-38+46
[6]   逆全球化机理分析与新型全球化及其治理重塑 [J].
陈伟光 ;
郭晴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05) :58-70
[7]   “逆全球化”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笔谈 [J].
佟家栋 ;
谢丹阳 ;
包群 ;
黄群慧 ;
李向阳 ;
刘志彪 ;
金碚 ;
余淼杰 ;
王孝松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6) :5-59
[8]   The Taxing Deed of Globalization [J].
Egger, Peter H. ;
Nigai, Sergey ;
Strecker, Nora M.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9, 109 (02) :353-390
[9]  
Workers beneath the Floodgates: Low-Wage Import Competition and Workers’ Adjustment[J] . Hale Utar.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2018 (4)
[10]  
The Race between Man and Machine: 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for Growth, Factor Shares, and Employment[J] . Daron Acemoglu,Pascual Restrepo.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1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