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和技术进步对增加值率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分析

被引:6
作者
张红霞
夏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增加值率; 分工; 技术; 投入产出技术;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18.05.004
中图分类号
F41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研究了分工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增加值率的影响。首先建立增加值率分析的投入产出模型,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分工发展和技术进步如何对增加值率产生影响,然后利用WIOD现价和上年价格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实证分析国际分工对各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变化的影响程度。主要结论有:缺乏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分工必然导致增加值率的下降,但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分工则有不同结果;对于发生分工的产品部门,伴随效率提高的分工未必带来增加值率的下降,一定条件下会使得其增加值率上升,对于其他部门,增加值率则会提高。实证结果表明,从1996年至2007年,伴随技术和生产效率改变的国际分工使得某些国家的制造业增加值率上升,比如美国、日本、印度等,而我国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8+46 +4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再论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下降的原因——基于WIOD数据的分析 [J].
于春海 ;
常海龙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5, (02) :20-30
[3]   跨国生产、贸易增加值与增加值率的变化——基于投入产出框架对增加值率的理论解析 [J].
夏明 ;
张红霞 .
管理世界, 2015, (02) :32-44
[4]   为什么出口会抑制中国企业增加值率?——基于政府行为的考察 [J].
张杰 ;
刘元春 ;
郑文平 .
管理世界, 2013, (06) :12-27+187
[5]   工业增加值率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J].
王金照 ;
王金石 .
经济纵横, 2012, (08) :30-35
[6]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与增加值率变动分析 [J].
沈利生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 49 (03) :126-134+160
[7]  
An Illustrated User Guide to the 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 the Case of Global Automotive Production[J] . Marcel P. Timmer,Erik Dietzenbacher,Bart Los,Robert Stehrer,Gaaitzen J. Vrie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15 (3)
[8]   PROCESSING TRADE BIASES THE MEASUREMENT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CHINA [J].
Yang, Cuihong ;
Dietzenbacher, Erik ;
Pei, Jiansuo ;
Chen, Xikang ;
Zhu, Kunfu ;
Tang, Zhipeng .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2015, 27 (01) :60-76
[9]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 INPUT–OUTPUT TABLES IN THE WIOD PROJECT[J] . Erik Dietzenbacher,Bart Los,Robert Stehrer,Marcel Timmer,Gaaitzen de Vries.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 2013 (1)
[10]  
Accounting for intermediates: Production sharing and trade in value added[J] . Robert C. Johnson,Guillermo Noguer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