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能源禀赋、企业异质性和能源效率——基于微观全行业企业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20
作者
周倩玲 [1 ]
方时姣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数量经济与数理金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能源强度; 资源禀赋; 规模收益; 空间溢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基于全行业样本的企业能源消耗的微观数据,测算了企业层级的单要素能源强度,并依据企业微观决策模型,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发现:首先,从地区能源禀赋特征考虑,煤炭禀赋越充裕的地区,其企业煤炭能源强度越高,并且在考虑了空间溢出效应以后,结论依然稳健;在高能耗行业中,小规模企业对地区煤炭开采强度更为敏感;地区引进外资有利于提高能源效率;但是企业消耗油类的能源强度与地区原油禀赋特征无关。其次,从微观企业层面来考虑,本文发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与能源效率显著成正比,且存在规模效应,即企业规模越大其能源效率越高。本文从微观视角而非地区加总视角研究我国能源效率问题,结果更为可靠,并结合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针对地区层面和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FDI降低东道国能源强度”假说在中国成立吗?——基于省区工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J].
李锴 ;
齐绍洲 .
世界经济研究, 2016, (03) :108-122+136
[2]   中国区域能源效率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J].
张志辉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 (08) :73-88
[3]   中国能源效率偏低的解释:技术无效抑或配置无效 [J].
盛鹏飞 .
产业经济研究, 2015, (01) :9-20+60
[4]   中国钢铁行业能源环境效率分析——基于工业企业微观数据 [J].
殷子涵 ;
雷明 ;
虞晓雯 .
中国管理科学, 2014, 22(S1) (S1) :691-697
[5]   有偏技术进步、要素替代与中国工业能源强度 [J].
王班班 ;
齐绍洲 .
经济研究, 2014, 49 (02) :115-127
[6]   1990-2009年中国区域能源效率时空分异特征与成因 [J].
王强 ;
樊杰 ;
伍世代 .
地理研究, 2014, 33 (01) :43-56
[7]   政府干预、经济集聚与能源效率 [J].
师博 ;
沈坤荣 .
管理世界, 2013, (10) :6-18+187
[8]   开放条件下的技术进步、要素替代和中国能源强度分解 [J].
齐绍洲 ;
王班班 .
世界经济研究, 2013, (09) :3-9+87
[9]   要素市场扭曲对能源效率的影响 [J].
林伯强 ;
杜克锐 .
经济研究, 2013, 48 (09) :125-136
[10]   全要素生产率、投入替代与地区间的能源效率 [J].
孙广生 ;
黄祎 ;
田海峰 ;
王凤萍 .
经济研究, 2012, 47 (09) :9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