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数量型还是价格型?——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

被引:69
作者
卞志村
胡恒强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数量型; 价格型; 货币政策;
D O I
10.16475/j.cnki.1006-1029.2015.06.002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构建了具有微观基础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其基础上考察了我国央行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对经济所造成的影响。针对不同经济情况,本文具体分析了通货膨胀率和产出缺口的脉冲响应,检验了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调控效果。实证结果显示,价格型工具在很多方面较数量型工具更优,尤其在短期内更能有效熨平经济波动;但数量型调控却更有利于通货膨胀的稳定。本文认为,我国央行在不放弃数量型工具的同时,应逐渐增加价格型工具的调控比例,建立以利率进行短期调控、以货币供应量进行长期调控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规则的选择——基于DSGE模型的模拟分析 [J].
马亚明 ;
刘翠 .
国际金融研究, 2014, (08) :24-34
[2]   不确定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规则稳健性比较研究 [J].
刘喜和 ;
李良健 ;
高明宽 .
国际金融研究, 2014, (07) :7-17
[3]   适应性学习、宏观经济预期与中国最优货币政策 [J].
卞志村 ;
高洁超 .
经济研究, 2014, 49 (04) :32-46
[4]   货币政策调控、流动性管理与宏观经济稳定 [J].
张金城 .
国际金融研究, 2014, (03) :7-20
[5]   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估计与比较 [J].
岳超云 ;
牛霖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 31 (03) :119-133
[6]   基于NKPC框架的我国通货膨胀动态机制分析 [J].
卞志村 ;
高洁超 .
国际金融研究, 2013, (11) :27-35
[7]   中国货币政策的工具选取、宏观效应与规则设计 [J].
王君斌 ;
郭新强 ;
王宇 .
金融研究, 2013, (08) :1-15
[8]   我国均衡利率的估算 [J].
贺聪 ;
项燕彪 ;
陈一稀 .
经济研究, 2013, 48 (08) :107-119
[9]   新世纪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特点 [J].
周小川 .
中国金融, 2013, (02) :9-14
[10]   时变参数“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实证研究 [J].
刘金全 ;
张小宇 .
管理世界, 2012, (07) :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