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PCA的兰州市热环境人文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10
作者
潘竟虎
李宝娟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市热环境; 人文影响因素; 空间主成分分析; 干旱河谷型城市; 兰州;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1.04.010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在城市化过程中,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加剧使城市地表热力景观呈现出高度的空间异质性。目前对城市热环境形成、演变的驱动机制、热岛效应与地表覆被变化的定量关系研究大多还是从对某些影响因子的测定入手,缺乏对区域热环境系统全面、综合的评价与分析。利用多源空间数据,以干旱区河谷型城市兰州为研究对象,在探讨热环境的空间格局基础上,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替代传统的多准则判断方法,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兰州市人类活动对热环境的影响因子可以归纳为4种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即景观格局、工业布局、城市建筑以及地表覆盖。影响兰州市中心城区热环境的最核心要素是景观格局,四个因子的线性模型较好地模拟了热环境的空间变化,定量揭示了兰州中心城区人类活动对热环境的影响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662 / 67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上海市人类活动对热环境的影响 [J].
岳文泽 ;
徐建华 .
地理学报, 2008, (03) :247-256
[12]   内陆干旱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格局特征分析——以新疆白杨河流域为例 [J].
尹昌应 ;
罗格平 ;
鲁蕾 ;
史建康 .
干旱区地理, 2008, (01) :67-74
[13]   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城市热环境和植被指数为例 [J].
岳文泽 ;
徐建华 ;
徐丽华 .
生态学报, 2006, (05) :1450-1460
[14]   单窗算法的大气参数估计方法 [J].
覃志豪 ;
LI Wenjuan ;
ZHANG Minghua ;
Arnon Karnieli ;
Pedro Berliner .
国土资源遥感, 2003, (02) :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