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类活动对热环境的影响

被引:42
作者
岳文泽 [1 ]
徐建华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土地管理系
[2]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育部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城市热环境; 影响因子; 主成分分析; 上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由城市热岛现象而导致的热环境问题不断凸现。城市热环境的时空变化,是下垫面改变、人为热释放和环境污染等人类活动因素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由于城市热环境影响因子的复杂性,传统观测手段和统计方法在获取数据和分析人类活动对热环境响应机制方面存在着局限性。而卫星遥感和GIS技术为人类活动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选用LandsatETM+影像,以上海市外环内区域为研究靶区,在探讨热环境的空间格局基础上,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替代传统的多准则判断(MCE)方法,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特征。结果发现,对于上海主城区而言,城市建筑与人口密度、工业区布局、下垫面类型以及城市景观多样性四个因子是影响城市热环境空间格局的主导因子;四个因子的线性模型,较好地模拟了热环境的空间变化,定量揭示了上海城市人类活动对热环境的影响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47 / 25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上海城市热场与植被覆盖的关系研究 [J].
武佳卫 ;
徐建华 ;
谈文琦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01) :26-30
[2]   城市地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定量关系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J].
张小飞 ;
王仰麟 ;
吴健生 ;
李卫锋 ;
李正国 .
地理研究, 2006, (03) :369-377+561
[3]   北京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岛的影响研究 [J].
季崇萍 ;
刘伟东 ;
轩春怡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1) :69-77
[4]   城市景观格局尺度效应的空间统计规律——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 [J].
徐建华 ;
岳文泽 ;
谈文琦 .
地理学报, 2004, (06) :1058-1067
[5]   基于GIS的陇中黄土高原潜在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J].
张秀英 ;
赵传燕 .
兰州大学学报, 2003, (03) :73-76
[6]   基于遥感和GIS的上海城市空间热环境研究 [J].
陈云浩 ;
史培军 ;
李晓兵 .
测绘学报, 2002, (02) :139-144
[7]   主成分分析与Cellular Automata在空间决策与城市模拟中的应用 [J].
黎夏 ;
叶嘉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8) :683-690
[8]   热岛环流的动力学分析 [J].
桑建国 ;
张治坤 ;
张伯寅 .
气象学报, 2000, (03) :321-327
[9]   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同人口分布的关系研究 [J].
高志强 ;
刘纪远 ;
庄大方 .
遥感学报, 1999, (01) :67-71
[10]   城市化对北京平均气温的影响 [J].
陈沈斌 ;
潘莉卿 .
地理学报, 1997, (01) :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