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景观格局响应

被引:40
作者
左丽君
徐进勇
张增祥
温庆可
刘斌
赵晓丽
易玲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关键词
渤海海岸带; 土地利用; 时空演变; 景观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综合利用RS、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渤海海岸带地区1995、2000、2005和2008年土地利用分布图为基础,分析了渤海海岸带地区近13年间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其景观响应,得到以下结论:(1)渤海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年动态变化率在2000年—2005年间最大,为0.40%;2005年—2008年段次之;1995年—2000年间最小;(2)下辽河平原、海河平原以及黄河三角洲地区为土地利用动态发生的主要区域;(3)监测期内,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面积扩展明显,且主要来源于其周边的优质耕地,但在耕地流向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同时,有较大面积的林地和草地转向耕地,因此监测期内耕地的总面积变化不大,海域向陆地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即填海造陆)是该区域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动态类型,并随着时间推移速度越来越快;(4)整个区域在监测期内表现出多种土地利用类型(未利用地、水域等)的小型斑块被整合,而优势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大型斑块则积极向外扩展的发展态势,整个景观表现出多样性和均匀度减小而优势度增加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604 / 62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大城市城乡耦合地域空间演变及其景观格局——以无锡市为例 [J].
杨山 ;
陈升 .
生态学报, 2009, 29 (12) :6482-6489
[2]   分水后黑河干流中游地区景观动态变化及驱动力 [J].
李传哲 ;
于福亮 ;
刘佳 .
生态学报, 2009, 29 (11) :5832-5842
[3]   典型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预测及景观生态效应分析——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例 [J].
陈莹 ;
尹义星 ;
陈爽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8) :765-770
[4]   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覆被变化与景观格局分析 [J].
赵锐锋 ;
陈亚宁 ;
李卫红 ;
张丽华 ;
吴世新 ;
黄青 .
地理学报, 2009, 64 (01) :95-106
[5]   不同地貌类型下景观格局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J].
王成 ;
魏朝富 ;
袁敏 ;
蒋伟 ;
李阳兵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9) :64-71+293
[6]   甘肃中部地区景观生态格局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J].
张兵 ;
金凤君 ;
董晓峰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3) :34-43
[7]   黑土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分析——以海伦市为例 [J].
赵军 ;
张玥 ;
孟凯 ;
隋跃宇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5) :138-141+145
[8]   近10年中国土地利用格局及其演变 [J].
王思远 ;
张增祥 ;
周全斌 ;
王长有 ;
刘纪远 .
地理学报, 2002, (05) :523-530
[9]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J].
王秀兰 ;
包玉海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1) :83-89
[10]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时空特征分析[M]. 科学出版社 , 张树文[等]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