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分析——以海伦市为例

被引:14
作者
赵军
张玥
孟凯
隋跃宇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东北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4] 哈尔滨
[5] 黑龙江 哈尔滨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效应; 景观生态;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4.05.034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1986年和2000年1:10万陆地卫星解译数据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分析了14年来海伦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4年来海伦市的林地、沼泽地和牧草地分别减少了3184.88,1625.8,3994.85hm2,而旱田、水田和城镇用地在明显地增加,分别增加了7786.39,3391.18,120.84hm2。旱田是该区域的主要景观。景观生态效应主要表现在由于土地利用和覆被的变化产生了生境质量下降,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气候变暖等后果。该研究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1+145 +1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RS与GIS的榆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J].
李忠锋 ;
王一谋 ;
冯毓荪 ;
王建华 ;
马安青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97-99+140
[2]   典型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以浙江省西苕溪流域为例 [J].
于兴修 ;
杨桂山 ;
李恒鹏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1) :13-19
[3]   近10年中国土地利用格局及其演变 [J].
王思远 ;
张增祥 ;
周全斌 ;
王长有 ;
刘纪远 .
地理学报, 2002, (05) :523-530
[4]   基于遥感的呼伦贝尔盟农牧业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区农业持续发展影响的研究 [J].
王秀兰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4) :322-329
[5]   深圳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安全分析 [J].
史培军 ;
潘耀忠 ;
陈晋 ;
王平 ;
周武光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293-299
[6]   海伦市水旱灾害分析及防治对策 [J].
刘岸浩 ;
吴国军 ;
姜健飞 .
黑龙江水专学报, 1999, (03) :51-52
[7]   中国全球变化的研究方向 [J].
陈宜瑜 .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4) :6-10
[8]   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现状研究 [J].
高志强 ;
刘纪远 ;
庄大方 .
遥感学报, 1999, (02) :51-55+83
[9]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J].
王秀兰 ;
包玉海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1) :83-89
[10]   中国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关系研究 [J].
张新时 ;
周广胜 ;
高琼 ;
倪健 ;
唐海萍 .
地学前缘, 1997, (Z1) :141-148